八百六十五 诸葛亮游雒阳(2 / 2)

玄德 御炎 2766 字 6个月前

        诸葛亮刚刚抵达考生宿舍看到这个厕所间和这堆纸的时候也是很惊讶的。

        纸张在当时的诸葛亮的观念里虽然已经是可以购买的商品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纸贵的概念、尤其是当初青州皮纸等非常昂贵的纸张养成的消费观念使得诸葛亮认为纸出现在厕所里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后他上手摸了摸,发现这个纸质地和一般写字的纸不一样,特别软,而且颇有韧性,不像是能写字的样子。

        后面他才知道这东西叫草纸,是造纸产业发达之后衍生出来的副产品,专门用于厕所,据说这东西一开始投放的时候雒阳人也不太能接受。

        有些人觉得这样做有辱斯文,实在是不合适,还有人偷偷把厕所里的草纸拿回家,觉得这样才是对纸张的尊重。

        只是后来这东西在雒阳市场开始出现、开始出售,且数量巨大,价格极其低廉,公共厕间里更是一堆一堆的出现,实在看不出哪里有珍贵的模样。

        于是人们的观念开始改变了。

        和诸葛亮差不多,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们除了原先的雒阳太学和司隶学府的学子,其他各州学子也因为草纸没来得及推广,所以对草纸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渐渐习惯了用草纸擦屁股而不是用厕筹刮屁股。

        嗯,确实软和,更舒服一点。

        让诸葛亮感到稍稍有些高兴的是,和考生宿舍还有考试院里一样,雒阳公共区域的公共厕间也是一个样式。

        两地的厕所间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规模更大,也有专人负责清扫打理,无论什么时候去,都不会对厕所间产生一种“肮脏”的感觉。

        在诸葛亮看来,这不单单能体现出雒阳城治理的优越,也能看得出主导此事的天子对民众的一视同仁,没有因为他们识字与否、掌握学识与否就认为谁是干净的、谁是肮脏的。

        大家都是干干净净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所以,干净,是诸葛亮对雒阳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至于和厕所间有所关联的其他事情,最让诸葛亮有所感触的,是在厕所间工作、负责清扫厕所间的一群人都是一些年龄不算太大但是鳏寡孤独之人。

        诸葛亮曾经和负责看守厕所间的一个老人谈了一下厕所间的事情,得知这个老人是很感念朝廷恩遇的。

        原先他们这样的上了年纪的鳏寡孤独之人是很难过日子的。

        家人在之前的天灾人祸时期接连丧生,就剩下他们一个,年龄还大了,重组家庭重新生活变得不现实,没人愿意嫁,或者没人愿意娶,这些上了年纪的男男女女本来将要面临的是极其凄惨的人生。

        但是刘备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些人,也考虑到公共厕所之类的建设计划本就属于公益项目,没想着挣钱只是单纯的要让大汉天下更干净更美好一些,所以不如好事做到底。

        从雒阳地区所在的司隶州开始,他下令官员们全面统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鳏寡孤独者。

        这些人的体能已经不足以应付繁重的农业生产,给他们分配土地搞农业生产实在是有点为难他们,但是他们的腿脚尚且灵便,没有到需要专人赡养扶持的时候。

        所以刘备想着,他们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公益工作,不会太累,但是有个活计,做点贡献,也好走国库的路子给他们提供一份收入,让他们自力更生。

        刘备计划在未来十年让公共厕所项目遍布整个汉帝国,不单单是要让帝国变得更加干净,也是想着统一收集粪便,方便统一制作堆肥。

        在没有办法生产化肥的阶段,如果能统一制作并且定时定量的提供堆肥给到农业生产地区,也能提升一定量的农业产值。

        这份收益操作好了,就刚好可以覆盖给这群高龄鳏寡孤独者提供收入的这部分支出,不会让朝廷的财政支出压力过大。

        同时,公共厕所的建立还能减少疫病的发生,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汉帝国提供更深层次的利益,只是看上去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从大的政策范围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从小到个体的一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政策的出现和执行无异于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是活人命的大好事。

        “此前啊,我们一个村子的几个老家伙都觉得活不过五十了,觉得能活多久是多久,万一某一日死了,能及时被人发现给我们收个尸,也算是让我们有了一个去处,可没想到,好事来的那么突然。”

        雒阳城东北角一所公共厕所间的看门人拎着一个酒葫芦,一边小口小口的抿着酒,一边笑眯眯的看着诸葛亮。

        “天子仁义啊,咱们这帮人拿月钱都是直接从官府里面拿,到了日子就过去排队,那边官府门口排出一长列的队伍,一个一个的报名字,拿月钱,至今也有一年多了,从未有一月短缺过。

        有人说不多,但是对我来说,真是够了,你瞧瞧,能吃饱饭,能穿暖衣服,剩下来的还能够我吃两三顿肉,喝一壶小酒,每日不过是做些清洁工作,味道是不怎么好闻,但是和过去的日子比起来,这都是天上人的日子咯!”

        诸葛亮也不是傻子,分得清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这老人家坐在厕所间门口,那脸上洋溢着的分明是满足的笑容,哪里有一丝丝愁怨之色?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