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看错的人影(1 / 2)

秦功 下雨我带刀 1766 字 14天前

“你这寒士,也不知咋想的,好端端的中原不待,非要去月氏,是中原的酒肉不好吃,还是酒楼的女子腰不够柔……”

  一个拥有十来辆马车的车队,在二十多人的看护下,正在一个个土丘之间朝着北方行进。

  不高的土坡尽是青草,少有的土丘之间,浅浅的水泽映入眼帘,看向四周荒凉的场景,感受着一股股呼啸而来的风,若非熟人带路,否则独自行走,还真容易走失。

  “你去投靠的那亲戚,可真是月氏王身边的幕僚?”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大爷,一边赶马车,一边喋喋不休,当听到木拖车上的年轻男子,提及亲戚是月氏王的门客时,老大爷那清瘦的黄脸上,神情明显有些不相信。

  毕竟打量年轻男子这一身布衣,抱着一把佩剑的模样,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都看不出,是个聪明的人,反而脸庞看起来还有些憨厚。

  “老大爷,这几年家道中落,落魄至此,不然,谁想去那月氏!”

  白衍坐在木拖车上,感受着马车的微微颠簸,轻声说道。

  转头看着老大爷深以为然的模样,白衍倒是忍不住笑起来。

  “老大爷,若有闲暇,能否与小子说说月氏那里的情况!小子尚未去过,也不知道是何情形。”

  白衍询问道。

  许是一路乏闷,老大爷听到白衍的询问,瞬间便来了神奇,那蜡黄清瘦的老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得意,或许这也是身为长者,在白衍这个小辈面前,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事情。

  “你小子是不知道,月氏那里,滋滋滋……你小子去了,肯定会后悔,估计我们还没返回上郡,你小子就要哭着闹着要回上郡!”

  老大爷先是故作神秘的说道,而话音方才落下,一旁的几名大汉,以及前后赶马的老人,都忍不住笑起来,一些人更是同情的看向白衍。

  “真有那么差?”

  白衍反倒被这一幕,弄得好奇起来。

  “不差?告诉你,小子,在我们上郡,虽属边郡,多是穷苦,但那也是有木屋,有瓷碗吃东西,风吹不着,雨淋不到,再是落魄,也有布衣裹身,而在那月氏,除去一些德高望重之人,便是部落首领,方才如此,普通月氏人,多是只有小小的营帐,能住得上山洞,那也是由头有脸之人……”

  在老大爷的诉说中,白衍好奇的听着,随后倒是对月氏,逐渐有了一个大概。

  与匈奴不同,月氏靠着西边,虽同是游牧民族,但月氏更偏于‘守’,不仅仅是月氏王,就算是其他部落,也会在游牧区域之中,挑选一个高耸的独立山头,从悬崖挖一条走道至半山腰,随后再从半山腰挖洞,由山体内往上,直至山顶。

  而山头四周,便是游牧部落的营帐,只有身份高贵的部落男子,方才可以在山体下挖洞居住,在洞内布置居所。

  “告诉你小子,你去哪里,就算真的有亲戚是门客,你小子大概率也只能住一个很小很小的山洞,比人高一点,比木拖车大那么一点点……”

  老大爷一边说,一边给白衍比划着,那看向白衍的目光,尽是调侃,似乎已经在等着,日后白衍受不了而闹着要回上郡的场景。

  “尔等又拿到那么多好货,这怕是回去,又要大挣一笔钱财……”

  “可不是,那一箱箱皮毛,你们这些人,可别全都吞掉!”

  “哈哈!你们倒是去快一些啊!这段时日月氏有不少好货,也是吾等所带钱财不足,否则还真不留给尔等!”

  忽然前方传来打招呼的声音,白衍起身,侧头看向前方,这才注意到,原来是另一支商队,看着那一个个人笑容满面的模样,显然从月氏返回的商队,已经满载而归。

  见状,白衍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回头舒适的躺着,靠着木拖车上的布袋。

  “老大爷,你们与他们认识?看模样,你们与他们的关系,倒是挺好!”

  白衍看着老大爷问道,这老大爷倒是挺有趣的,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都是在外之人,关系差也差不到那里,在外若不相互扶持,共享消息,互相帮助,就我们这些人,活不久!”

  老大爷感叹一句,告诉白衍年轻时,他就经历过好几次劫掠抢夺,幸好被其他商贾救下来,这才有老大爷今日,故而与中原不同,在北方的商贾,无论如何都不会见死不救,毕竟哪一天说不好,自己也要被别人救。

  至于关系。

  “呸!那些高奴人,仗着离月氏近一些,可没少抢到好东西,那些高奴人也不寒碜,当初若不是碰到秦国大良造,当年若不是大良造冒大不韪,他们高奴人,怕是全家都要死在月氏人手中,妻女都要被月氏人掳去糟践,如今跑月氏那么勤奋,也不膈应!”

  老大爷说完被救的事情,看着回城的商队离去后,这才吐了一口口水,没好气的吐槽道。

  而老大爷的话,顿时迎来车队其他人的哄然大笑。

  “老油头,当年见到高奴百姓迁徙到榆中,害怕生意被抢,你可是在暗地里,没少骂大良造的坏话!”

  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在前面一边走,一边回头,打趣老大爷。

  “那是不知道月氏真会南下,而且还和匈奴勾结在一起!”

  被揭短的老大爷,面子顿时挂不住,连忙训斥道,那严肃的面孔上,目光看着前面的人,似乎已经较真,但实则是提醒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