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大改革的第二步:海权与选官(1 / 2)

崇祯中兴 煌煌华夏 1531 字 2023-03-18

乱世用重典。

    这是一句千古名言,颇具智慧。

    现在的大明朝,就要用猛药来去苛,就要用堪称换血方式的改革才能救回来。

    哪怕将这个国家改的面目全非。

    “江浙、两淮、福建广东,这些沿海富庶的地方,集中着咱们大明朝多少白银,若是直接将白银废除,那么这些手握海量白银的官绅商人恐怕都不会愿意,他们抱团和朝廷作对,怎么办?”

    毕自严虽然也支持朱由检的改革,但他也有担心的地方,因此直言不讳说了出来。

    朱由检答道:“朕只说换一套货币体系,没说将白银直接废除,朕的目的,是让白银退市。

    新的宝钞问世之后,就好比朝廷出面开了一家钱庄银号,民间的白银可以拿来朝廷进行置换,置换成为等价的宝钞,让民间大量的白银涌入国库,实现逐步退市。

    将来等到新的货币体系完全稳定,那么白银再次流入市场,就仅仅是作为一种饰品制作的材料了。

    银饰很漂亮嘛,做器具、做首饰都可以,朝廷将来还能靠着卖这些银制品赚点钱,挺好。”

    毕自严笑笑,皇帝倒是想的挺远,连后面怎么利用这海量银子的去处都给找好了。

    “那群英国人说,他们那里现在的主要流通货币是黄金,黄金赶走了白银,成为他们国家中央储备的硬通货,咱们大明现在黄金储备少,没法和人家学。

    但咱们现在有比黄金更值钱的硬通货,那就是粮食。

    粮食可是人命啊,天灾当头,粮食是走到哪都能救命的好东西,只要朝廷手里握住粮食、握住粮价,就可以实现新旧货币体系的平稳过渡。

    后面十年后、二十年后,等咱们也储备足够的黄金之后,再看看怎么改制,现在不急。”

    朱由检交代完这件事,便很快看向工部的宋应星。

    一个同样很年轻的官员。

    “明年朝廷所有的工程全部下马,除了给辽东修边防、给喜峰口等几处长城修关隘之外,运河、漕运的疏浚全部停掉,所有征辟的徭役全部发粮食遣散。

    休养生息,共抗时艰,这么要命的关头就不要再想着搞什么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了。

    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回民间,一来接手大批早已荒耕废置的土地,二来也能振兴一下民间的手工业发展,中棉公司要多加织机扩建,从民间招些女工,帮助民间恢复民力。

    咱们现在跟东印度公司的合作已经达成了,中港也会扩招人手,相关的海事学校、造船厂,徐光启那边已经开始筹备,骨干都是从澳门招募的有经验的老水手、工人,咱们福州、泉州、广州的造船厂也不乏老工人。

    多些造船厂,多招募培养会造船、能造船的工人,将来咱们的重心是大海不是陆地,守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没什么前途。

    尤其是朕看了,未来二十年,这天灾恐怖不会结束还有可能继续恶劣下去,这种情况下,只靠着国内种地那是活不下去的。

    东印度公司就给了咱们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人家守着印度,年年躺着不动都能收上来上亿吨粮食,何况万邦各国只有一個印度吗?

    咱们跟英国人签了协约,要替人家赶走荷兰人,朕也憋屈啊,都是我大明的儿郎,却要替英国人卖命,这样不行。

    可时势逼着朕不得不低头啊,没有东印度公司的粮食,咱们的老百姓就活不下去。

    朕是看明白了,英国人拿咱们当刀使呢。

    等赶走了荷兰人,英国人一定会抢海权,到时候整个南洋甚至是朝鲜、日本,英国人都会去插手涉足,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