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拿了崇祯剧本(1 / 2)

崇祯中兴 煌煌华夏 3053 字 2023-02-21

天启七年八月,顺天府北京城。

    两百二十年前,这里被永乐皇帝朱棣选中,成了大明朝第二个首都,自此迎来了它的新生。

    从最初的一座兵城、北地的一处战略要塞逐渐繁华成为这个国家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由此开启了大明朝天子守国门的先河。

    只可惜永乐帝怎么都没想到,他的后人将这个国门守得一塌糊涂。

    自土木堡之变后,瓦剌的也先打到过这里、蒙古的俺答汗也打到过这里。

    甚至连曾经大明朝的臣子,建州女真也开始绕过边防,将兵锋战火烧进北直隶、烧到北京城。

    如今,建州女真或者更准确些:后金!

    后金汗皇太极已经兵围锦州、宁远,逼着辽东巡抚袁崇焕不得不遣使议和。

    或许是大明国运现在还不当亡,袁崇焕不负重托顶住了,宁锦防线没有丢。

    (袁崇焕原历史已经赋闲回家,后复用,书中为后续剧情圆润略作调整。)

    可战争的厚重阴云还是重重压在北京城之上,压在北京城内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的心头之上。

    外有贼患,内部也不太平。

    苏州、山西、陕西流民四起,数越聚越多已达十万之众。

    造反也好、起义也罢,明眼人的眼中已经看的清清楚楚,太祖、成祖留下的大明江山,眼下已是摇摇欲坠。

    也就在这个内忧外患、人心不定的当口,大明此刻的天启皇帝,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天启皇帝朱由校膝下无子,已经密旨将帝位传给其弟、信王朱由检。

    这一刻,无数道目光投向了皇宫,也投向了信王府。

    朱由检就是在这万众瞩目之中走进的皇宫、走出的皇宫。

    未几,噩耗自深宫中传出。

    天启帝,驾崩了!

    -----------------

    “殿下,殿下。”

    朱鼎迷迷糊糊的恢复些许意志,听着耳边这低婉的女子呼声睁开惺忪双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绝美的佳人,面上带着浓郁的担忧之色。

    这让朱鼎几乎下意识的惊坐起来。

    怎么会有个陌生的,又如此漂亮的女人在自己家?还坐在自己床边?

    这是哪个王八蛋要陷害自己!

    本地的商人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净会做这些下三滥的事来拉干部下水。

    惊愕的情绪来的快,去的更快。

    随着脑子的飞速运转,一段陌生却又熟悉的记忆开始涌现,并迅速融入到意识当中。

    眼前的这个女人,叫周玉凤,乳名玉儿,而她的身份,是自己的妻子!

    妻子?

    我朱鼎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如此年轻貌美的妻子,关键点在于,自己结婚都已经十几年了!

    重婚可是犯罪行为。

    刚刚融进意识中的记忆在朱鼎的脑子中和旧有记忆发生了冲突,从而产生了一种撕裂般的剧痛,让朱鼎不由自主捂着脑袋闷哼一声。

    这一声痛呼将坐在床榻边的美人惊起,她操着美妙的嗓音向外呼喊。

    “王大伴,信王殿下醒了,快传太医进来。”

    信王、信王、信王!

    这个女人为什么要喊自己信王。

    对啊,我是信王,大明的信王,因为我叫朱由检。

    操!

    这是什么狗屎身份。

    朱鼎瞪大了双眼,我是朱由检?

    那朱鼎是谁?

    对了,也是我。

    所以说,我现在是穿越了。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到了十七世纪,从西元历的2023年穿越到中国传统皇帝纪年的天启七年,并且光荣的附身到了大明信王朱由检的身上。

    换句话说,自己成了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这是什么地狱开局?

    人的大脑远比计算机更加先进,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只是短短的几个呼吸,朱鼎已经将两段记忆融合到了一起,即使过程并不愉快伴随着恼人的疼痛。

    但他还是吸收了。

    赶在自己伴身太监王承恩领着太医进屋之前。

    顾不上去想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朱鼎重新躺了下去。

    让太医把脉去吧。

    说不准是梦呢,再睁开眼就好了。

    什么穿越不穿越的,朱鼎是真看不上,他又不是在二十一世纪活不下去,相反,他活的真很滋润。

    出门有专车,回家有老婆孩子。

    走哪不是前后左右簇拥着。

    给个古代皇帝也不换啊。

    更何况还是崇祯皇帝。

    呸!

    谁爱当谁当去。

    别说崇祯这个亡国之君,你就是拿万历、嘉靖来换,朱鼎都不愿意。

    大明的亡国已成必然之势,救不回来了。

    因为朱鼎闭着眼,所以并没有看到此刻屋内的动静。

    一个三十岁许的太监站在五步外,满脸的担忧,甚至眸子里还噙着泪水。

    床榻边半跪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一脸慷慨赴死的决然表情替朱鼎把着脉。

    想来就是所谓的太医了。

    片刻之后,太医老头松开了把脉的手,迎着周玉凤和王承恩担忧的目光开口。

    “王妃宽心,信王殿下无事。”

    一句无事说出,两人肉眼可见的松出一口气来。

    周玉凤是个妇人,加上岁数只有十六岁,闻言只会道谢,而王承恩则引着太医出门后开口劝言。

    “府外都是魏忠贤的眼线,先生还是暂住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