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百万常备军(2 / 2)

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

然后他们就升起无限好奇,这個帝国计划到底是什么?

只是很显然,知道这个计划的人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打算。

朱元璋眉头一挑,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三年五年之后,他的想法变了,可能就不想当兵了。”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但史册上会如何评价我们,还要看我们做了什么。”

“为了军队的声誉,也为了以后能招募到足够的新兵,必须要改变治军方式。”

“想要更高的评价,不在于你个人取得了多高的成就。”

“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一开始他想去军中谋一个出身。”

“军队也是需要人才加入的,人才在哪?”

眼见众人的意见统一,陈景恪也终于松了口气。

“如果能够成功,可以让朝廷绕过文官直接向百姓传达信息。”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就说道:

“诸位,太孙有个计划,需要军方的配合。”

“文官再想欺上瞒下,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经过教育的退役士兵进入民间,就是一个个现成的先生,可以影响民间的风气。”

这是他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

“士卒犯了错该如何处罚,最好有一个标准,不能任由军官喜好来。”

“只要合理安排好,并不会影响战斗力。”

众人不禁颔首,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如果朝廷有需要,可以随时征召他们参军,到时候稍加训练就能形成战斗力。

“一个池塘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就会发臭变成一滩死水。”

朱元璋的表情则有点不自然,你小子指桑骂槐是不。

陈景恪很少摆出如此强硬的态度,基本都是以说服为主。

至于细节,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于是朱雄英就将自己的计划展开说了一遍。

宋朝真正的战兵也就三五十万左右,数量更多的是没啥战斗力的厢军。

为了身后名着想,都必须表现的仁慈一点。

有了退役制度,当兵就成了阶段性工作,百姓就有了更多选择。

有了退役制度,大明就能拥有数百万乃至千万大军。

“大明目前有多少军队呢?一百六十万。”

“长期下来,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就依雄英之法而行,伱们可要好好配合他才行。”

“这些老卒退伍后会如何评价军队?”

但这么做还是会造成一个后果,增加行政成本。

对于群体来说,意味着军方不会遭到太大的打压。

“退役制度,还能有效防止军头的产生。”

“可作为华夏子孙,作为大明的统治阶层,我们理当有点更高的追求。”

“可是军队人数是有上限的,如果没有退役制度人数始终是满的,新人如何加入?”

还是那句话,对于推崇祖先崇拜,擅长记录历史,文明未出现过断层的华夏人而言。

可是听到后半句,所有人都露出了深思。

就是在军队和预备役里进行教化,通过士兵向他们的家人传递信息。

“咳……”这时,朱雄英干咳一声,并朝他使了个眼色。

完整的预备役和兵役制度,这玩意儿前世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军事动员制度。

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给众人思考时间,才继续说道:

“再说说战斗力的问题,大明百万常备军,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同时投入战场。”

“如果保持士兵的流动,三五年更换一批,军官想拉拢士兵也没有机会。”

朝廷明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却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妥协。

青史留名,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

对士兵个人和家庭,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

徐达代表军方提出了一个疑问:“实践证明,老兵的战斗力就是远强于新兵的。”

“追求荣华富贵,追求个人荣誉,这没有错。”

“莫非其中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好用就往死里用,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当兵五年十年还是寸功未立,这样的人留在军中真的合适吗?”

“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军队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有些人有那个野望,却没有那个能力。”

陈景恪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这意味着什么?

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军功。

在军校里,只有本国精英学员才能学习。

“最后就会造成,想进来的新人进不来,想出去的老卒出不去。”

“且此举避开了文官和读书人,让朝廷又多了一个途径了解民间。”

对此,陈景恪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退役制度的另一个好处:

“退役的老兵转入预备役,如果有需要,朝廷可以随时重新征召他们参军。”

冗兵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众将都很惊讶的看向他,本来以为陈景恪是迫不及待的想限制军方发展,没想到他竟然反对缩军。

要是对士卒感情太深,打仗就会畏手畏脚,反而会害死更多人。

“如果还使用以前粗暴的管理方式,将士卒视为奴隶牲畜,非打即骂甚至残害他们。”

要知道,这百万常备军可都是战兵,不是宋朝那种厢军。

“每年都招募一批新兵,总有一部分是适合军队的人才。”

“如何将民间的人才吸纳入军队?只能通过广撒网的方式。”

直接用老兵,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

“普通人知道军队如此黑暗,还有多少人敢参军?”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减少财政压力。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朱元璋竟然认同的说道:

“想要实施帝国计划,百万常备军可能还不够。”

虽然不知道帝国计划具体是什么,但养活百万战兵肯定不是用来防守的。

“魏国公你此言,往深处想就是不把人当人看。”

“先去低烈度战场磨炼几次,就能蜕变成老兵了。”

“如果军官残害士兵,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也要有个标准。”

“诸位以为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