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2 / 2)

虽然还没有正式发生皇位更替,但在朱元璋和朱标父子心目中,已经完成了交替。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二.六六

走在路上众人还在讨论军制改革的问题,显然大家都有很多未尽之言。

因此,他对陈景恪除了亲情和敬佩之外,更多了一层愧疚。

朱标回道:“历朝历代,第一代君主打天下,第二代君主治天下。”

反对太孙?

蓝玉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朱元璋废除丞相,将所有权利都收归己身,完成了大权独揽。

他不可能和朱元璋一样高强度工作,那么将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分给别人,就成了必然。

朱元璋沉默许久,他自然不愿意将好不容易收回的权力分出去。

这个权力可就太大了啊。

而朱标也确实没有客气,当即就准备对朝堂做出调整:

“我准备给予内阁票拟之权。”

很多人以为这是独属于皇帝的权力,事实并非如此。

陈景恪苦笑道:“有些问题我也是在实践中发现的,以前您让我讲,我还真不一定能讲的来。”

“魏国何故有此一问,莫非有别的想法不成?”

可同时他又是最适合执行这个计划的人,因为他和陈景恪的关系,确保他就算不理解,也会不打折扣的执行。

施行的都是最严苛的管理制度,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方式,并将之视为真理。

“但既然他极力主张要制定规矩,咱们作为长辈总不能驳了他的面子。”

现在反对文明治军,就是不支持太孙的计划。

“如何让大明变的更好,走的更远,就是你这个继任者的责任了。”

然后朱瞻基整了个大活,给了内阁驳斥之权。

对于行政事务,丞相也有决策权。

票拟就是在奏疏上写字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批改奏疏的权力。

很简单的道理,朱雄英的外公是常遇春。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是勋贵集团的利益代表。

不过他不着急,饭要一口一口吃。

朱元璋更是欣慰,说道:“你有这个认识咱就放心了。”

先把相关法规制定出来,以后有的是机会去贯彻。

然后他好奇的问道:“我们和景恪关系莫逆,自然是要支持他的。”

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愧疚。

这個人不是太子朱标,而是太孙朱雄英。

别人的想法他都可以不在乎,即便是和朱元璋意见相左了,他都要坚持己见。

如果内阁学士对皇帝的命令不满意,还可以驳回不执行。

哪些权力可以分,又分给谁合适?

当然是将最繁琐的部分分出去。

“我最怕的是,将来因为此事让我们之间产生分歧,最终走向对立。”

蓝玉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景恪太善良了,军队自有军队的规矩,文明是练不出强军的。”

却也不得不考虑,如果陈景恪真的很重视,自己该怎么办?

最终蓝玉还是说道:“如果他真的很重视文明治军,我会支持他的。”

就比如现在,虽然很不认同什么文明治军的理念。

这里不得不说老朱弄的复杂联姻关系,开国勋贵相互联姻,再和皇家联姻。

“太孙准备在军队推行教化,可是我们要怎么展开教化?”

不过有了票拟的内阁,也还是个秘书机构,翻不了天。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颔首道:

指望子孙后代都和他一样勤政是不现实的。

用姻亲关系将大家捆绑在了一起。

一番话说的在场众人都热血沸腾,恨不得大展拳脚大干一番。

然后大明的政治制度,就向着奇葩的道路大步狂奔,拉都拉不回来。

蓝玉微微点头,说道:“我懂了,如果陛下真将此事交给我,我一定会认真推行。”

内阁正式从一个秘书机构,华丽的变成了大明的最高行政机关。

可唯独面对陈景恪,他硬气不起来。

此言引起了众人的共鸣,太孙确实关系着他们家族的荣华富贵。

没了。

但同时也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对于精力旺盛的皇帝来说,还能坚持。

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就是遭天谴了。

徐达等人则起身告退离开。

只要有人能镇得住他,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危险性就大大降低了。

越是复杂,牵扯机构越多的变革,就越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实施。

驳斥,就是对最终决定不满意,进行驳回。

冯胜恭敬的道:“也是我等之幸啊。”

“我打天下,你治天下,雄英带领大明走向更辉煌。”

朱标非常感动,心中也升起一股舍我其谁的豪气:

“而且景恪为大明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计划,尤其是帝国计划,更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大明才能实施。”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宫门口,大家这才相互告别。

朱标插话说道:“新军制非常复杂,牵扯到方方面面。”

很简单的道理,你天天欺凌羞辱别人,还想让别人对你产生忠诚感,那不是扯淡的吗。

不过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他出头的时候,只能在一边羡慕的看着。

支持皇权,就是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

尤其是陈景恪还如此年轻。

冯胜感慨的道:“是啊,天纵奇才啊,果然不愧是应命贤臣。”

总算是将众人的注意力,从陈景恪身上,转移到了太孙身上。

朱标的身体情况,也同样不是很乐观。

朱标说道:“为父亲分忧,这本就是我应当做的。”

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同意还是不同意。

有这样的君主在,自然不用怕臣子太有能力。

“我的任务就是完善这个框架,为后世夯实基础。”

而所有的线收束在一起,最终指向了一个人。

“所以,我会以内政建设为主,深化革新完善各项制度。”

“以前就算拿出这个计划,朝廷也无能为力。”

“咱们三代人共同努力,必将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

蓝玉更是骄傲的挺起了胸膛,那可是我外甥孙。

蓝玉躯体一震,惊讶的道:“你也支持文明治军?”

在他看来,陈景恪的解释不过是为了宽他的心,让他没有心理负担。

其他人竟也没有反对,纷纷附和他的话。

皇帝对票拟不满意,可以自己重新写。

所以,尽管众人并不是很支持文明治军计划,却还是只能答应了下来。

想到这里,他抬起头,看向陈景恪道:

“内阁是你提议创建的,你以为是否可以将票拟交给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