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朱元璋的无力(2 / 2)

“可现在不行了,君主就算三头六臂都处理不过来。”

“这份计划十四万字,但依然只是框架。”

“因为数据的缺失,因为信息传递的滞后性,因为朝廷对地方管控能力不强……”

“很多需要做的事情,都没有添加进来。”

“如果将所有的计划都罗列出来,这份计划可能需要五十万字。”

“如此繁多的事务,君主就算三头六臂都忙不过来。”

“况且君主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要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这就要求他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思考。”

“如果将所有的重担都压在自己身上,每天政务都处理不完,哪还有时间去思考这些?”

“所以,以后君主要做的是指明方向,对事情做出最终决策,具体的执行要交给下面的人。”

“如此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应对未知的变化,思考国家的走向。”

朱元璋表情变幻不停,过了许久才叹道:

“如果说这番话是别人说的,哪怕是陈景恪给咱说,咱都会认为他居心叵测。”

“如果是咱当皇帝,任由伱们说破天,咱也不会同意的。”

“但……还记得咱方才说的话吗,以后你才是皇帝,国家大事你说了算。”

“咱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唯独不能不相信你。”

“去吧,按照你想的去做,咱永远支持你。”

目送满怀感动离开的儿子,朱元璋的表情非常的复杂。

虽然不是重立丞相,可扩大内阁的权力,依然是他不愿意见到的。

胡惟庸给他留下的阴影实在太深了。

只有将一切权力抓在自己手里,他才能放心。

好不容易顶着压力废除了丞相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独揽。

没想到转眼儿子就有了别的想法。

这更让他感到无力。

以前他想着,自己确立一套制度,子子孙孙执行。

谁知,最器重的儿子,起手就要与他背道而驰。

自己还活着都尚且如此,等自己不在了,后世子孙又岂会真的遵守那些死规矩。

此时他终于体会到了历代开国之君的无奈。

他想要反对,可面对雄心勃勃,想要开创一个全新时代的儿子,他实在张不开那个口。

如果朱标能力一般……不,哪怕他的能力仅仅是优秀。

朱元璋都会采取强硬措施,强行让一切回到熟悉的轨道。

虽然走老路无法摆脱王朝周期律,可至少能保证两三百年的国祚。

瞎搞说不定就二世而亡了。

但朱标的能力他是知道的,非常强。

虽然不想承认,可就治国方面,他确实已经超过了自己。

至少自己这辈子都无法做出那套国家计划,看都看不懂,又如何去做。

太孙朱雄英虽然才十六岁,却已经展露出雄主的气象。

南方的蛮夷,历朝历代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却被他给安抚住了。

又天然拥有军方的支持。

还跟着陈景恪,学了一身谁都摸不透深浅的学问。

也正因为继承人优秀,再加上陈景恪制定的帝国计划,确实具有可行性。

他才能克制住心中的恐惧,将一切托付给朱标。

你没能力,就按照我的路走。

你有能力,咱就豁出去支持你们。

历代帝王就没有贫民出身的,唯有咱老朱家是布衣而起,最终获得天下。

从这方面来说,那就是有天命在身的。

老天将这副重担交到咱的手上,或许就是希望老朱家不要效仿先代。

而是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开创全新时代。

要不然,为啥又给咱两个如此优秀的继承人,还给了一个陈景恪这样的大才。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情才好了一些。

然后他就想到了马皇后,下意识的起身向坤宁宫走去——找媳妇唠叨唠叨去。

马皇后正给徐妙锦讲战国策,这是陈景恪安排的课程。

读史。

她读不懂的地方,就让马皇后教。

安排这个课程的原因很简单,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也是培养华夏文明族群认同感的唯一途径。

见到朱元璋进来,只一眼马皇后就知道他有心事,就让徐妙锦先离开了。

然后又让侍从都离开,才问道:“怎么了?”

朱元璋就将事情说了一遍:“……虽然咱自我安慰了一番,可心里还是觉得不安。”

马皇后点点头,问道:“你是因为标儿扩大内阁权力担心,还是因为看不透未来担心?”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两者都有,但起因还是扩大内阁权力。”

马皇后笑道:“你因为看不透未来产生担忧是很正常的,是个人都会有。”

“但有标儿和雄英在,他们能看透未来,你只要相信他们就足够了。”

朱元璋赶紧说道:“咱自然是相信他们的,要不然也就不会同意标儿强化内阁了。”

“咱主要是担心内阁成为第二个丞相府。”

马皇后反问道:“就算内阁成为第二个丞相府,那又如何?”

朱元璋反驳道:“可是丞相会掣肘皇权。”

马皇后说道:“那又如何?汉朝有丞相,照样传承四百余年。”

“唐朝也有丞相,国祚将近三百年。”

“宋朝也有丞相,国祚三百一十九年。”

“丞相确实出过权臣,可有几个丞相真的造过反?”

“又有几个朝代,是因为丞相造反而亡的?”

朱元璋一时语塞:“这……”

马皇后继续说道:“你只看到了丞相制的缺点,却没有看到他的优点。”

“如果皇帝强势,丞相就是为皇帝查漏补缺的那个人。”

“如果皇帝软弱昏庸,丞相就是那根缰绳,能稍稍约束帝王不要太胡闹。”

“况且,人力有时而穷,皇帝也不是万能的。”

“你废除丞相之后,每天有多忙自己难道都忘了吗?”

“你有标儿帮忙,但后世子孙就一定能父子和谐吗?”

“况且时代在变,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皇帝是忙不过来的。”

“以标儿的性格,如果不是实在忙不过来,他又怎会逆着你的意思强化内阁?”

朱元璋沉默良久,才说道:“可是陈景恪也说了,咱废除丞相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马皇后摇摇头,说道:“你并没有真正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啊。”

朱元璋不服气的道:“你莫要骗咱,这还能有什么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