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明心志(2 / 2)

二十世纪,科学家用现代科技将青蒿素提取出来,就和中医没关系了。

在朱元璋面前提什么全球霸主,那就是找死。

现在不同了,既然踏进政坛这个泥坑,那我要做的更多。

等着吧,大明的旗帜将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所有人都将齐颂华夏之名。

“要么聚拢一批志同道合者践行自己的理想,要么就老老实实当一个小人物。”

“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受其约束,否则必遭反噬。”

回到皇宫,朱标将他叫住问道:“方才叶先生想收伱为徒,你为何拒绝了?”

他缺的只是人脉,说白了就是帮手。

先出一本中医类的书籍,他会在书中提出一些中医的不足,再‘预测’一下前进的道路。

然而现状是,某些群体一边喊着中医墨守成规,然后将中医现代化的成绩全部拿走。

天朝上国。

然后……你以为中医黑们会被打脸吗?

不,他们装作没看见,转而从别的地方继续黑。

所以到底是谁在阻止中医现代化?是从业者自己,还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

如果他多一个江浙派系的身份,朱元璋还敢这么信任他吗?

朱标怔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哈哈,好,好,好,好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美国人给人吃屎,就是治病救人,论文被发表在了所谓的权威杂志上。

不得不说,出身成就了他,也限制了他。

陈景恪认真的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他的这种思想,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大多数儒生的思想。

但陈景恪很清楚,朱元璋对走出去毫无兴趣。

前世某些群体的力量太过强大,陈景恪人弱力微,无能为力。

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

陈景恪并不缺出头的机会,只要不犯错,二三十岁外放最低也是县令。

“绝不会出卖自己的理想,成为他人手中的刀。”

陈景恪知道这瞒不住人,所以坦白道:“拜叶先生为师,对我的仕途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话说回来,朱元璋同意他当太孙伴读,不正是看中了他身家清白没有背景吗。

甚至他自己,也可以算作是江浙一系的中流砥柱。

陈景恪正色道:“殿下放心,臣是个自信到狂妄的人。”

还有人喊着废医验药,然而他们却无视了,中华药典上所有的药物,都是经过科学验证的这一事实。

只要稍微做出一点成绩,升官速度会很快,五十岁入中枢的可能性极大。

并且古人还发现,青蒿经高温会失去药效,还特意强调要绞成汁服用才会有效果。

然而别忘了他的出身,浙江人,学生大部分都是江浙一系。

狂妄。

“小子觉得叶先生对我的束缚,远远大于对我的帮助,故拒绝了他的提议。”

陈景恪拱手道:“请殿下拭目以待。”

旁边的朱雄英疑惑的挠了挠头,父亲和陈侍读在说什么啊。

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听懂了,为何总感觉完全没听懂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