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军队自有军队的规矩(2 / 2)

突出一个直来直去,别搞那么多弯弯绕绕。

不适合。

同时还明白了,为什么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自己就在他们身边呢,都能给整这么一出。

要是不在身边,还不知道给整成什么样子呢。

以后可不能那么天真的以为,上面下达什么样的命令,他们就会去执行。

或者说,自己以后和军方的人打交道,最好先考虑他们的行事风格。

不要想当然的制定政策,下达命令。

事已至此,再说别的也晚了,将错就错吧。

他就派人到围观的人群里,到处宣扬防疫知识,重点是剃头。

不管大家信不信,总之病气论和剃头防疫,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要知道,这里可是新都修建工地。

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商人,这些人离开后,也将这件事情传播了出去。

就连新版的防疫手册,也借着他们的手流传出去。

无形中,为后续短发的推广,创造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吧。

总之,剃发的事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直接完成了。

不过推广剃发的事情并没有结束,陈景恪的目的不是让这些士兵剃发,而是让他们明白为何剃发。

然后去当宣传员。

虽然将官们用自己方法,一步到位完成了剃发工作。

可宣传还是要一点一点进行的。

所幸,大明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在军中推广防疫手册。

将士们虽然了解的不甚清楚,却也是知道一些的。

现在学习起来接受的更快。

再加上有军官们督促着,大家学的很快。

学过之后,也明白了为何突然要剃短发。

从原本的无所谓,慢慢的开始变的支持起来。

尤其是当军官们通知,等大家都学成之后,会将所有人分成十组,每组轮流休假一个月。

让他们回家,去给家人宣传防疫手册。

本来说好的,修好新都后,允许大家退役回家过普通人的日子。

现在突然多出一个月的假期,大家自然非常兴奋。

谁不想回家见见家人,抱着婆娘滚床单啊。

更何况朝廷说给每一家都分配了土地,到底怎么样他们还没见过呢。

也想回去看一看自家的耕地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大家学习的动力就更足了。

为了早点回家,甚至主动监督周围的同袍。

从被动变成主动,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没多久,大部分人都熟练的掌握了防疫手册的内容。

很多人已经可以用手册上的知识,来反驳那些反对剃发的人了。

而方孝孺和朱橚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一是黄河河堤顺利修好,已经开始放水。

白英正用逐渐增加水量的方法,来检验河堤的质量。

同时也在用束水攻沙之法,进一步冲刷新河道。

二是剃发的役夫也已经安抚好了,而且更多的人加入了剃发行列。

原因很简单,周王朱橚顶着一头短发出现,就是最好的表率。

连皇帝的亲儿子都剃发了,而且还是封地在开封的周王,大家顿时就没了后顾之忧。

三是按照计划,方孝孺每隔几天就写一篇文章,有时候是攻击礼法的,有时候是学术变迁史。

有时候是一片讽刺性文章,比如《蚊对》。

借物喻人,讽刺了某些人高高在上,剥削百姓。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某些人很自觉的对号入座,气的原地升天。

现在那群儒生,已经顾不上什么短发不短发了,正全力围剿方孝孺。

从他的作品到人品,进行了全方位否定。

一时间方孝孺可谓是臭名远扬。

但他根本就不在乎,随便骂,我要是生气算你们赢。

之前他准备效仿第欧根尼,走自己的路,随便别人怎么说去吧。

但现在他发现,还是骂人涨‘粉’快啊。

已经有不少人写信,和他探讨学术。

很多人虽然不敢名言,却已经透露出对他文章的认同。

而且他还骂出经验来了。

不能单纯的骂,要夹杂一些正儿八经的学问和观点。

也不能骂的太直白,大家都是体面人。

和泼妇骂街一样,总归是不美的。

他发现借物喻人、指桑骂槐的招术特别好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后面又写出了《鼻对》、《鼠说》等讽刺文章。

还借着这个机会,将唯物观和唯心观的概念给讲了出去。

这两个概念一出,让他彻底成为了某些人口中的叛徒。

就连许多原本作壁上观的大儒,都忍不住下场进行讨论。

有认为荒谬的,也有认为这种方法颇有可取之处。

就在这种争议和讨论中,方孝孺的学问为越来越多人熟知。

认可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在学术圈拥有了一席之地。

朱橚那边的工作,就没那么顺利了。

毕竟只是一个藩王,还不是塞王这种实权藩王,朱橚的话语权并不是特别强。

河南的官吏确实不敢招惹他,但阳奉阴违还是能做到的。

你想推广防疫手册,我们不阻拦。

但想让我们帮忙推广,门都没有。

面对这种局面,朱橚还真有些没办法。

陈景恪就写信告诉他,不要着急,只要能护住剃发的百姓就足够了。

至于推广短发的事情,主要还是看洛阳的二十万军卒。

——

二十万短发男在工地干活,带给人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里工作的文官,彻底沉默了,在没有一个人敢公开反对剃发的。

很多工匠也心动了,想着是不是也剃掉?

不过他们也只敢想一想。

这些工匠都是匠籍,在这个时代约等于奴隶。

上面的官吏不发话,谁要是敢将头发剃了,后果会很严重。

要说模仿最快的,还是商人。

他们肯定不会给自己剃短发,但会要求自己的奴仆伙计剃发。

理由都是现成的,防疫健康卫生。

很快就进入到了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寒冷,晚上外面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

新都建设的进度,也被迫放慢。

就在这时,朱标突然下达了一条命令:

“留下一支人看守新都,其余人全部放假,上元节过后重新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