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谁来出钱?(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730 字 2个月前

    江南那么多藩王,还有好几支是太祖爷膝下传下来的,你想看着再来一次大礼议,论论谁是正统?”

    严世藩彻底老实下来,蔫头搭耳不再言语。

    “陆远在信中说,他刚到,对什么都不了解、不清楚,请示老夫训导,呵呵,他是个聪明人,这是在提醒老夫不要贸然得罪江南众官僚,他的考虑是对的。”

    文明犹豫着开口:“可是拿不出钱来,皇上那不好交代。”

    “人家陆远也是刚刚到任,一时间拿不出钱来也是理所当然,皇上不会过分责怪。”严嵩倒是对嘉靖脾气摸的通透:“再说了,三法司不是在南京已经查出了一些人吗,抄了他们的家总能搞出点银子来,支持张经撑个一年半载没有问题。

    如果张经能在一年内剿平倭乱那就天下大吉,若是不能,再让陆远想办法筹钱吧,实在不行,让刘元理的运司衙门先给张经挤出五十万两来,这钱拿给陆远,经他的手交给张经,也算是在皇上那有个交代。

    能搪就先搪着,一切就看张经能不能快速剿平倭乱了。”

    鄢懋卿此刻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那陆远家里不是做生意的吗,而且做的也很大,在江西、浙江都铺开了摊子,几十万两总是能拿出来的吧,让他先拿银子撑着,他在南京当户部侍郎,两三年的功夫随随便便也够把这笔银子捞回来了。”

    嘿你还别说,鄢懋卿真是出了个冒青烟的好主意。

    严世藩都被气笑了,指着鄢懋卿说道:“你脑子糊涂了,人家是咱们自己人,你让他拿钱出来,你当人陆远后娘养的啊。”

    鄢懋卿被骂的不敢吭声,讪笑着擦汗,刚打算开口却是听到严嵩嗯出一声。

    “是个办法。”

    “爹。”严世藩不可思议看向严嵩,包括所有人都一样。

    这样做会寒了下面人的心,严嵩身为党魁怎么可能同意这种提议。

    “回信给陆远,让陆远拿出二十万两银子来资军,跟他说,剿倭的事皇上很关心,一直等着他出成绩,这事不容耽搁要从快办。”

    对严嵩的操作所有人都看不懂,但碍于身份又不敢质问,只能应下。

    “元质(赵文华表字)。”

    “属下在。”

    “你亲自去一趟南京,就以视察沿海剿倭军备的名义,顺便和这陆远谈谈。”

    “谈哪些方面?”

    “就说朝廷最近很困难,希望他能替老夫纾难解困,大家一起度过时艰。”

    “是。”

    严嵩随后翻开自己之前报来的一摞奏疏,舔墨提笔开始批阅,众人不敢再待,于是纷纷起身告退,独留下严世藩一人。

    “爹,您这么做?”

    “陆远被提拔的太快了,年轻人容易飘,老夫想看看,他有没有自立门户的打算。”

    不等严世藩问出口,严嵩已经主动解释了自己这么做的深意。

    “二十万两银子对他陆家来说拿的出来,也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严世藩于是恍然:“这二十万两银子要的是陆远的心迹,但是爹,这么做终究会寒了下面人的心啊。”

    “寒心?”严嵩呵呵一笑:“陆远三十岁就做了南京户部右侍郎,下面人的心这会儿火热着呢,二十万两银子寒不动。”

    谁都知道陆远是严党之人,严党的门徒不会去关心陆远的好运气、做了哪些事,只会认为陆远能有今天全是因为严嵩一手提拔。

    这二十万两银子花的冤吗?

    要是说花二十万两就能买个正三品,那全天下有的是人抢破头来拜严嵩!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