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政治补偿(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607 字 2个月前

    下官私以为,推荐浙江巡抚朱纨来担任应天巡抚,是妥当合适的。”

    这一次空出了一个吏部尚书一个应天巡抚,两个都是要职,论起含金量当然还是吏部尚书更值钱,严嵩主动将两个位置的举荐权都推给江南,江南也不能真贪婪无度全吃下来。

    严嵩给江南面子,江南总也要严嵩面子。

    朱纨是严党,把应天巡抚给朱纨,吏部尚书就不给了。

    潘潢脸上露出了满意和欣赏,沉吟片刻后开口。

    “开春了,万物复苏,北直隶刚刚历经战乱亟待重建,百废俱兴的时候啊,老夫几人商议后,想让你户部再调三百万两给北京送去。”

    陆远不吭,静坐等着。

    给自己的补偿来了。

    “并且我们几位打算向内阁合词举荐,让你陆伯兴,出任南京吏部尚书。”

    “你是翰林学士,自桂萼始至今日,翰林学士无不兼做吏部尚书,你也只有做了南京的吏部尚书,下一步才能顺顺利利位列台阁。”

    吏部尚书!

    陆远罩在袍袖中的双手瞬间握紧,鼻息也加重三分。

    耳边,潘潢的声音还在响起。

    “伯兴啊,你虽然年轻,但是为人厚道朴实,做事亦有尺度分寸,无论是张阁老还是韩部堂都对你非常欣赏,晋叔公悦之公这些位老恩师也对你很满意,希望你以后不要让他们失望,也不要让老夫等人失望。

    好好在吏部干几年,历练沉淀,将来两江魁首这个位置,非你陆伯兴莫属。”

    “下官一定谨记部堂和各位上司的教诲,日后定孜孜矻矻、兢兢业业,竭尽全力使我江南才俊涌现、运势升腾。”

    “对你陆伯兴,我们还是很信任的,放手大胆去做吧。”

    “下官告退。”

    望着陆远离开,潘潢感慨了一声。

    “文邦兄、廷延兄,希望你们两位这次没看走眼,可千万不能让我江南,再养出一个白眼狼了。”

    嘉靖三十年三月初一,一道圣旨进了南京城。

    “.改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朱纨为左副都御史、巡抚应天;改翰林学士、南京户部左侍郎陆远为南京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这道圣旨,在南京城乃至整个江南士林掀起滔天巨浪。

    大明朝自开国尹始至今,最年轻的吏部尚书诞生了。

    嘉靖二十六年外放知县,四年后,南京吏部尚书!

    这般升迁速度,仅次于大礼议那一特殊时期的张璁。

    张璁仅用一年时间便从詹事府詹事的身份完成十二级跳,官拜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比进步之快,陆远远远无法和张璁相比,但和张璁靠着圣恩一步登天不同。

    这条路,陆远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踏实!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