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弹劾 请功(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946 字 2个月前

    说知县是进士眼中最低级的公务员没错吧。

    更别说典史、教谕再往下的吏目、书员了。

    妥妥的贱吏,在读书人眼中都是泥腿子、走狗才干的差事。

    所以大明朝的坑真的很少,萝卜却又很多,加上没有退休制度,很多官员六七十了还混在位置上不愿意走。

    说的就是严嵩这个糟老头子。

    张文宪知道严嵩说的有道理,可好不容易有南边来的敢弹劾陆远的奏疏,不借题发挥一番又觉得不舒服,因此说道。

    “既然何鳌上疏弹劾了,总该送进司礼监转呈圣阅吧。”

    推给嘉靖皇帝吗。

    严嵩陷入了沉默和犹豫中。

    这么做除了能给陆远添点堵以外,还有别的作用吗?

    沉吟了能有一盏茶的时间,严嵩如此说道。

    “内阁不能淹本,该上呈自然要上呈,不过你通政使司要以内阁的名义向南京通政使司行文一道,就说革新吏治、锐意进取是好事,但不可操之过急,免得落人口舌。”

    这话说的简单明了,怎么看都像是关切,张文宪看不透,不过他也没有问,点头应下。

    “还有别的事吗?”

    “大理寺送来今年秋决的人犯名单,需要内阁和司礼监勾决。”

    “这种老夫就不看了,你们通政使司按旧例代勾后送司礼监吧。”

    处决人犯这种小事严嵩哪还需要亲力亲为,一句话便揭了过去。

    张文宪于是作揖。

    “那下官告退。”

    转身离开,却和韩士英撞了个照面。

    “韩部堂。”

    “张部堂。”

    两人拱手见了礼,韩士英随即兴冲冲来到严嵩面前。

    “阁老,今年夏税的册子,南京方面送来了。”

    “哦?”

    严嵩抖擞精神:“今年如何?”

    “获益于荡平倭患加上增开了商税,今年江南的夏税比去年多了四成啊。”韩士英的脸上满是喜悦之色:“想来今年的秋税也不会少,今年可算能过个好年了。”

    “四成?”

    严嵩也是一惊:“那么多?”

    “确凿无疑。”

    韩士英将本递上,言道:“税册先到,钱粮之物十日内可陆续解送北京。”

    严嵩连忙阅看,人也跟着激动起来。

    “好啊,太好了,有了这笔钱粮,则朝廷燃眉之急立解,很多事也能放开手脚去干了,江南众同僚有功啊。”

    “确实有功,都不容易啊。”

    韩士英感慨一声:“下官听说,这几个月南京上下一片忙碌,所有同僚孜孜矻矻,为朝廷戮力尽责,是否应予嘉奖?”

    严嵩点点头。

    “说的对,应予嘉奖、确实应予嘉奖,老夫这就拟本,奏请皇上嘉奖江南。”

    “主要还是严阁老统筹的好。”韩士英笑眯眯说道:“严阁老身为首揆,坐镇中枢,用好了人、用对了人,这才有今日的佳绩,阁老的功才是头一份。”

    严嵩呵呵一笑。

    “韩部堂谬赞了,老夫哪有什么功,都是江南同僚们做的好,都是陆远那个吏部尚书用人用的得当,吏治整顿的干练,老夫要为他请首功。”

    “阁老英明。”韩士英笑而允下。

    让严嵩去给陆远请功,恶心不死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