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青天大老爷(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537 字 1个月前

    “每年的收成怎么样?”

    “挺好的。”老汉开心道:“咱们这地界风调雨顺的,年年都有个好收成,每亩地一年能收两石粮,一年两熟下来就有二十四石粮,上缴粮税一石,再交给县城里远东粮行十石,剩下的便都是咱自己的了。”

    “十三石粮食,也就是四两半银子,够用吗?”

    “足够嘞。”老汉答道:“这粮食俺们老两口领着闺女留个六石就足够吃了,剩下的能卖两贯半铜钱,够给闺女买两身衣服,也够过年的时候吃顿肉,开开荤腥的。”

    “那平时吃菜呢。”

    “家门口开了个小园子,平时自己种点吃。”

    文兴盛于是点头笑道:“看到老哥哥你这日子过的还不错,本官心里就踏实多了,对了老哥,你会种桑田养蚕吗。”

    “养蚕?”老汉愣了一下,随后言道:“我家那口子倒是会,不过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她跟着乡里的老爷家做手工纺织活,干过几年。”

    “要是让你种桑田的话,老哥哥觉得怎么样。”

    “啊?”

    老汉听后连忙摇头:“不行啊大老爷,现在养蚕卖给谁啊。”

    “当然是卖给衙门了。”文兴盛言道:“哦对,老哥哥可能还不知道,现在朝廷已经开了海禁,那些外国来的商人很喜欢咱们大明的丝绸,每天都能卖出去不少,丝绸就需要蚕丝,缺的多呢,一亩地可以养三四千只蚕,就按一年最少出三茬蚕茧来算,可以出三百斤蚕茧,一斤蚕茧可以缫丝二两,这就是三十七斤左右蚕丝(明代一斤十六两),六亩地就是二百多斤蚕丝。

    现在咱们浙江,一斤蚕丝可以卖接近一钱银子,二百多斤就是二十多两,比种地要高出接近三倍啊,就算养蚕的缫丝税要比田赋高,但扣完税后,六亩地一年的营收起码也有接近十五两银子,是你种地的一倍还多。”

    老汉想了片刻,很是迟疑的说道:“真能有这么多?”

    “本官还能骗你?”

    程适之也搭了一句腔:“老汉,我们文知府可是当年给你们分地的青天大老爷,他还能骗你不成?”

    老汉一听这话也踏实了下来:“说的对,文老爷不会骗俺们的,草民信了,等到今年这一季稻谷收了之后就换种桑田养蚕。”

    “家里存粮够吗。”

    “够,您放心吧。”

    老汉很有信心的说道:“这几年收成都不错,年年家中的米缸都没空过,现在还存着几百斤呢,饿不到。”

    “那就好、那就好。”

    文兴盛连连点头:“只要不会饿肚子本官就放心了,多谢老哥哥,耽误你时间了。”

    说着话,文兴盛又从兜里拿出一角碎银子,估摸着能有一两重硬是塞进了老汉的手里,老汉连激动带害怕说什么也不敢要。

    “大老爷使不得、使不得啊。”

    “有什么使不得的,拿着,过冬的时候给孩子买身棉衣穿。”

    文兴盛强行留下银子,随后带人离开,脸上全是笑容。

    今天自己的事迹得好生润色一番,登到报上让所有人都看看。

    咱文兴盛可是百姓嘴里的青天大老爷!(本章完)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