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天下第一骈文(1 / 2)

此刻弹幕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支持苏轼上榜的,毕竟苏轼的才华有目共睹,他在宋词方面的影响力,应该是达到了李白在唐诗方面的高度!

  不过也正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苏轼应该排在第四位,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弹幕:

  苏轼确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才子,不过在华夏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东坡先生的才气好像还是稍微弱了一些!

  嗯?你是什么人?竟然敢说苏先生的才气弱?

  兄弟别急着咬人,我说的是事实,别的不说,在宋朝名气盖过苏轼的就有不少吧?

  不可能!宋朝的时候有谁的名气盖过苏先生?

  欧阳修算不算?

  呃,你这话说的,欧阳修是人家老师,但论才气的话……好像也不太好说啊!

  论宋朝时期的名气,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甚至是司马光都要超越苏轼!

  论才气的话,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和苏轼也是相差不大的!

  那你们说这第四个上榜的文豪应该是谁?

  我觉得这个榜单本身就没有什么名次之分,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啊!

  不不不!人家说的是这些文人对后世影响力的榜单,让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榜单!所以才气、影响力都是要计算其中的,否则仅论才气的话,李白可排不上第一!

  确实,人家李白都不敢说自己的才气超过曹植,单论才气的话,好像确实也只有曹植能排第一了!

  李白是诗仙,排在第一也算是合情合理,杜甫是诗圣,排在第二也是应该的,毕竟二位的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曹植的才华算是无人能及,仅仅是对后世的影响力比着李白和杜甫稍微弱了一点点!

  都别吵了,还是赶紧看榜单吧!

  ……

  这时候天幕出现了新的人物信息。

  第四位:王勃。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字子安,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通化。

  祖父隋朝着名学者王通,父亲唐朝官吏王福畤。

  唐代文学家、  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

  上元二年(675年)随父南下,次年返,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有学者研究认为王勃并非溺水而亡。

  从王勃随父迁回内地作《游冀州韩家园序》《三月伤己祓禊序》,以及王承烈写于文明元年(684年)的祭奠王勃的祭文等推测,王勃应卒于文明元年,时年35岁。

  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王勃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其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