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田尔耕复命(1 / 2)

天启六年十月初八卯时,乾清宫中一众官员正常开着大朝会。英国公正在汇报京城各军的募兵情况,只见英国公说道:“禀陛下,京城各部兵马已经募兵完毕,各部退下的伤残士兵已经全部集中安置共计六千五百人请陛下示下。”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诸位臣工谁有好主意怎么安置他们?”朱由校点点头,觉得这样挺好让这些人觉得自己还有用,正准备同意户部尚书郭允厚说道:“陛下,臣觉得熊尚书的办法不算好,臣觉得可以安排他们去工部干些简单的活让他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陈长祚问道:“郭大人安排他们干什么活?他们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怎么安排?”

  郭允厚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些伤残士兵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的搬运工作还是可以的,这样也算是给他们一口饭吃而且工部现在用的是流水线总有地方适合他们做。”

  朱由校想了想觉得郭允厚的办法不错于是开口说道:“准了,郭爱卿回头你去安排吧!”

  郭允厚领旨后便退回了队列,这时朱由校又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兴明商会已经正式运营我大明国库空虚的问题过不了多久就可以解决了。诸位再帮忙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改进了?”这时候车驾清吏司郎中李佑卿出班道:“陛下,臣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李佑卿有本启奏。”

  朱由校说道:“准奏!”李佑卿说道:“陛下,我大明驿站许多都已无法正常运营,常年处于亏损状态许多驿站驿卒名额也不满有的甚至没有驿马。”朱由校皱眉道:“这是个大问题,大明财政常年亏损连九边军饷都经常发不出来,诸位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郭允厚出班道:“陛下,南直隶的漕运也有这种问题,南直隶有数万漕军常年押运粮草到京城而他们也经常发不出粮饷。”朱由校额头一扶,一件大事没解决又来一个。问道:“有没有好办法解决问题?”驿站的问题困扰着朱由校,他焦虑地看着朝下的大臣们,希望能有人提出解决方案。然而,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于发言。就在这时,李义挺身而出,打破了沉默。

  朱由校的目光立刻聚焦在李义身上,他寄希望于这位臣子能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李义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臣有办法解决驿站的问题。”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仿佛为这个困境带来了一线曙光。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问道:“李爱卿,你有何办法?”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希望李义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李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这些驿站不过是用作官用一途,若是改成官民合用必然能获得大利。”他的话语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解决问题的关键。

  朱由校挠了挠头,对李义的提议感到一丝疑惑。他问道:“这能行吗?”李义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一定行,民间有许多富人要送一封信或者是送加急的东西往往是托顺路的商队或者个人带过去。而如果换成走驿站可就不一样了,只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写清楚地址和收件人就能享受到八百里加急,到了指定地方就算找不到人驿卒有权要求当地官府配合找到收件人而且相对于民间的镖局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