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糟了,我成冤种了!(1 / 2)

八月廿二。

  袁绍自领冀州牧,表韩馥为并州刺史。

  韩馥不敢就任,又惧袁绍势大,匹马出逃至陈留张邈处,冀州基业尽归绍。

  冀州既定,袁绍为防备北边强邻公孙瓒,任名士许攸为议曹从事,出使洛阳议粮马二市及结盟事。

  征西将军府。

  中年男子侃侃而谈:“孟德,我主之意,以林虑、沾县二地通商事,以粮易马,双方以使者依时价定好数、价,则粮从邺出而入林虑,马由沾出后至上艾。不知孟德意下如何?”

  曹操倚在软垫上瞧着昔日发小,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案几。

  林虑地处河内郡最西头,距离邺城不足百里之遥。

  沾县却在上党郡北,挨近太原郡处。

  马由并州转出,粮却由司隶转入,如此互市?

  曹操心中冷笑不止,面上却不显露半分,沉沉拧着眉,看着就像真的在认真思考着事情的可行性。

  荀彧见状大急:“明公...”

  话未出口,却被曹操抬手打断。

  曹操长舒口气,朝着许攸拱拱手:“子远此议甚好。”

  许攸眉间闪过一抹得色。

  朝着曹操拱拱手:“另,我主欲为大公子谭求娶曹氏女为妻,两家共结秦晋之好,互不攻伐,孟德以为如何?”

  曹操故作为难道:“操亦愿与本初盟,然家中二女皆以许人,惜之!痛之!”

  许攸也不强求:“如此倒是可惜,然姻亲不存亦可盟好,不知...”

  曹操哈哈大笑道:“大善!不若子远暂歇片刻,稍后操做东,同饮再话少时谊?”

  许攸亦笑:“固所愿耳,不敢请也。”

  说罢轻拜,转身而出。

  待到许攸走远,荀彧立马出列合揖而拜。

  “明公三思,此议绝不可行!”

  “哦?文若有何高见?”

  荀彧斟酌用词道:“互通有无方为互市,冀州缺马而并州缺粮,若依此议,并州所出战马一日可至魏郡,而邺城之粮却需横贯整个河内方至并州上党,路途所耗何其多也?”

  曹操看着荀彧,笑问道:“但此议却可加强司隶对于并州钳制,文若以为不美乎?”

  荀彧怕的就是这个!

  他为曹操所诓,认为陈丛是需要防备的对象。

  但防备从来使在暗处,如此明目张胆地制约,岂不是逼着陈丛倒向关中,或者自立?

  “明公!陈并州一时人雄也,断不可如此欺之。”

  曹操笑得一脸无所谓。

  摆手道:“好了,我意已决,此事揭过吧。”

  荀彧还想再劝,却被身侧荀攸拽住,轻轻摇了摇头。

  如此便只得作罢。

  出了正堂,二人并行一段,荀彧终究没忍住。

  “公达先前为何相阻?”

  荀攸摇了摇头:“小叔着相了,我等谋臣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主公已有定计何必再劝?”

  “可如此行事,恐并州有异啊!”

  荀攸深深望了荀彧一眼,淡淡道:“小叔慎言,疏不间亲。”

  “可...”

  荀彧乃是世间一等一的聪明人,瞬间明悟过来。

  之前不过是一叶障目钻了牛角尖。

  时至今日局势已明,掀开了眼前那层迷雾,他还有什么看不懂的?

  并州不仅无异,而且稳如泰山。

  所以曹操自然不在乎许攸拐弯抹角兜了一大圈的离间计。

  甚至可以将计就计多向邺城讨要路耗。

  毕竟兜了这么大一圈,路上稍有损耗一家一半总没问题吧?

  至于并州粮草。

  稍微转换一下思路,有三地商道在,洛阳这边只需要转交部分盐业之利,在西河已定的前提下,粮草可由关中直运离石...

  至于什么并州有异...

  分明是先前陈丛假传捷报,曹操有意包庇的托词罢了。

  不,甚至连托词都算不得。

  因为并州有异,是他在曹操诱导下猜出来的结果罢了...

  念头通达,身心舒畅,荀彧旋即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