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满篇都写满了吃人(2 / 2)

        名的手段,就比如某位著名的四世三公。

        可晁错直接就将这种行为批判为不孝,沽名钓誉的行为,非但不去奖励,还要去惩罚,这还了得??

        晃错在自己臭名昭著的人生履历上又加上了浓厚的一笔。

        有大臣愤怒,也有大臣讥笑。

        重视这些的不只是贵族,民间的情况更是如此。你这般下令就等着被天下人所辱骂吧!

        刘长直接通过了晃错的上奏,这项法令正式下达。

        果然,法令下达之后,就在各地引起了轩然大波,迅速引起了大批人的不满,奈何,晃错早就料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在各地增派人手,让他们严格的监督,井且告知他们,但凡有对此政不满的人,就要被抓起来问罪。

        典型的历王行为,道路以目简直就是最好的形容。

        而这种对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太学,太学里的儒生彻底炸开了,他们井不惧怕晁错,有的人写文章来批判,有的人则是直接准备去堵晁错的府邸,有人则是拉着众人要去皇宫….浮丘伯很是担心,事次出面干涉。却也压不住儒生心里的怒火,终于,晁错的府邸还是引起了儒生们的围攻,这些儒生们很快就被廷尉带走。

        晁错则是借口太学闹事的问题,直接上书《正言论》,名正言顺的通过,设立了对太学的一系到管理办法。

        在这一刻,晃错的恶名达到了瓜点,从庙堂到乡野,没有人不厌恶他,乡野里关于他的童谣是一个接着一个,游侠们则是纷纷以他为目标…他几乎成为了第二个郭开。

        这项法令颁发的第一天,墓葬就开始得到了严格的控制,当然,也有不愿意的,多地都发生了百姓与官吏发生冲突被抓起来的情況,儒生们则是积极宣传,认为这些人是真正的孝子,因为孝顺儿与官吏冲突,不肯让父母受难,是要全力去营救的,在这种事情上,晃错其实井没有什么助手,因为就是与儒家关系不好的黄老,在这种时候也不敢站在他这边。

        各地都出现了频繁的波动,不少人被抓了起来,更是有各地的官员上书,请求废除这样的法令。

        群臣的奏章更是如雪花般飞向了刘长。

        而刘长,对此不用一顾,他此刻正在韩信的府邸里。

        韩信正在书写着什么,刘长吃着果子,就坐在他的身边,侧着头观看,他光是吃就算了,还发出很大的声音。

        韩信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竖子吃个东西都能这么招人烦。

        「师父?你写完了??「

        「还没有…你是上我这里来避难了?「

        「避难??。

        「呵,群臣都开始跟我上书了,这可是头一次,可见你将他们都逼成了什么…「

        「啊??他们居然还敢跟师父上书?他们都说了什么?「

        「说有小人蛊惑圣君,让我诛杀小人,为天子正名。」

        刘长一脸讥笑,「这些沽名钓誉的也配让我来避难?一个个说的大义凌然的,实际上都是怕坏了自己的利益,这些人从前都是通过这样孝顺的方式来获得名望的,若是我不认可这样的孝行,那对他们的名望就会造成损害…有些犬入的,自己不敢站出来,就去教唆太学生,还在地方上造势,想要让我妥协…」

        「儒家这群人,恨不得让天下都遵守他们那一套礼法,当初我阿父逝世的时候,他们非要让我兄长守孝五年,让我们守孝三年…还说全天下都要守孝,食肆全部关门,天下人都待在家里默衰一年…这不是放屁吗?这么搞,天下都要给亡...那些朝臣正在给我办事的时候,家里出了丧事,我让他们回去处置,处置好了继续办事,他们就开始指责此人不孝…

        「民间的百姓,有的吃不起饭了还要

        举办隆重的葬礼,就是不愿意背负不孝的骂名...这些人的礼法是吃人的,非要拿活人的饭去喂死人,喂了就是孝顺,可喂完后呢,他们要吃什么?这些儒生才不理会呢!」

        「权贵就更不用说,恨不得将所有的家当都带下去,那一车车的黄金,衣裳,孤本的书籍….当初我大哥逝世的时候,我那个犹子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顺,弄了整整十辆车的黄金,三百多件华服,还有很多强弩,宝剑…我仲父逝世的时候,那些他所供养的儒生们更是上书郢客,说不能差与齐王,弄了更多的黄金,珠宝,书籍,华服,强弩,宝剑,长矛…恨不得将楚国的家当都给丢进去!!!而其余大儒们居然还说孝哉贤哉!要是我仲父知道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财富就这么跟着他被埋葬,不用于国事,他不打断这些儒生的腿?!」

        「我总算是知道阿父当初为什么要往他们帽子里撒尿了!「

        「要是我,我直接往他们头上拉矢!。

        韩信沉默了许久,看来这竖子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刘长冷笑着,「这些人说地方的百姓这般反对,那般反对,我亲自去了长安外头转了几圈,百姓可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重视那虚名,有不少穷苦百姓都松了口气,终于不必打肿险来装孝顺了,他们连饭菜都吃不上了,难道要他们卖了自己去搞葬礼吗?!甚至他们还敢围攻晁错的府邸,堂堂大汉三公…」

        韩信眯了眯双眼,「你要对儒家动手?」

        「我当初扶持儒家,不是为了让他们兴盛后来反对朕的!〝

        「听话,他们才是能跟黄老争锋的显学,若是不听话…呵呵呵,我就让他们知道始皇帝可以做的,大汉皇帝也能做…」

        韩信笑了起來,「其实吧,始皇帝那会,抓的大多都是方士…」

        「这我就不管了。」

        韩信没有再理会这些人,他开口说道:「孔雀和百乘正式开战了…我已经下令将大量淘汰下来的军械运到了西庭国…就看刘启自己怎么去办这件事了,我还准备了一支骑兵,以柴武为首,让他们做好淮备,朝着身毒出发…必要的时候,我会进行干涉…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国内越是混乱,对大汉越是有利,你不要总是看着那些朝贡的东西…这一次,我会让整个身毒都跟你朝贡…我要将大汉的军队驻扎再身毒,让他们来承担消耗…」

        韩信眯起了双眼,言语里充满了自信。

        刘长也不再去想那些烦人的家伙们,笑着说道:「如此甚好,老师尽管去做,若是做不成,只管给...」

        「嗯?」

        「老师当然是能做成的!」

        「老师…我只是觉得啊柴武这个人年纪大了,要去那么遥远的地方,怕是不容易啊,要不您换个得力之将?「

        「你是说周亚夫?」

        「不,我是说我自己!「

        「我带着两千人过去,保准将孔雀王抓过来献给您!!」

        韩信沉默了半晌,骂道:「我要那孔雀王有什么用?!你身为一国之君,岂能亲自征?!」

        ........

        太学内浮丘伯皱着眉头,他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不挂拐杖基本都走不动路,此刻,他看着面前这些来***的大儒们,忧心忡忡,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弟子。

        「诸位…太学乃是钻研学问的地方,不适合参与这些事情。」

        「我非但不会领着你们上书,我还要阻止你们上书!「

        众人听到浮丘伯这么说,顿时就有些急了。

        「您是如今儒家之领袖,天子轻信女干臣,要治孝顺之人的罪,要鼓动不孝的行为,这简直是天下最为荒谬的事情了,您若是不去阻止,谁又能做到呢?〝

        浮丘伯摇着头,「儒家重视孝行,可孝行不只是事死,真心的孝敬父母,让他们吃上好吃的,让他们穿上暖和的衣裳,在他们生病的时候端着药亲自服侍,这就可以被称为孝子了,又何以用这些不切实际的礼来证明呢?」

        此话一出,儒生们顿时哗然。

        「非儒宗,实小人也!!」

        有人大声骂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