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移民问题(2 / 2)

    袁世凯说道:“杨度从南疆发来电报,声称西南几省人口减少了两成多,移民走的都是汉人,相对来说西南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幅度提升,严重影响了帝国边疆的安全,现在大家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财政大臣梁士诒说道:“陛下,诸位,不仅西南移民数量不少,就是帝国的商人和航运企业都大幅度移民到夏帝国或者把企业注册在夏帝国,这对帝国的经济是个沉重的打击,而且严重影响帝国的税收,我们必须出台相关措施制止该类事件的发生。”

    教育大臣蔡元培说道:“帝国每年有大量的人员到夏帝国留学,真正能回归的少之又少,就是公费派出的留学生都不愿意回国;而且每年夏帝国在各省建立的学校,把很多有培养前途的人才提前选拔走了,把其全家都办理了移民,长此下去,帝国如何发展?”

    总参谋长王士珍笑着说:“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夏帝国当初说的很好,扶持陛下做皇帝,原来他们是不愿意背中华帝国这个包袱,只想把中华帝国当成奶牛,随时来挤奶,这样我们永远发展不起来,永远仰人鼻息。”

    “哎,夏帝国财大气粗,不是帝国能比拟的。”袁世凯感慨的说:“如之奈何?”

    政务院总理徐世昌说道:“陛下,诸位,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即便夏帝国移民数量激增,帝国的人口却在持续增长,战乱减少,生活稳定,医疗条件的改善,粮食等价格就是在前段时间最高的时候也比往年低很多,所有的诸多因素,导致出生人口连续暴增,要是夏帝国不移民,现在每年只是饿死的人就不在少数;而且愿意移民去夏帝国的,大都是流民、无地之人,或者是出现灾害之地的居民,就是监狱里的罪犯、土匪恶霸,夏帝国都来者不拒,这减轻了帝国的很大负担。”

    蔡元培感慨道:“夏帝国确实有其长处,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连土匪恶霸到了夏帝国都成为有用之人,这是帝国所不能的。”

    徐世昌说道:“长江流域连续暴雨、东北地区亦是如此,流民连绵不绝,温饱毫无着落,帝国又能拿出多少财力救济灾民?不移民难道等待饿死?帝国多次派出人员考察到夏帝国的移民生活状况,对比国内生活,天壤之别。”

    财政大臣梁士诒说道:“帝国经济持续发展,税收持续增多,今年预计财政收入为1亿5千万两,不过支出也大幅度提高,每年只是军费支出就达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再加上行政、教育、警察等支出,基础建设、偿还贷款利息等支出,几乎没有剩余。”

    讨论半天,越听越心凉,袁世凯非常失落,移民会议也无果而终。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