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静极思动(1 / 2)

遮天梦之起航 云终 2293 字 2022-10-18

又是匆匆两年,独孤败天已经十六岁了,他身材高大,乌发如瀑,脸庞棱角分明,看上去俊朗不凡,且多了一种刚毅。

    这一世,因为修炼的缘故,他的容貌变了很多,且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

    “大道如枷锁,红尘似羁绊,前世,今生,梦幻空花一场!”

    自从迈进化龙这一秘境后,他就不再长时间闭关了,相反每日都很清闲,喝喝茶,上上网,读读书,体会一下曾经的生活。

    这亦是在修炼,红尘炼心,这一世以来他从未放松过修炼的步伐,每时每刻都在增强自己的修为,可须知修道路也要张弛有度。

    一味地尽心修炼,道基不稳,易产生心魔。

    自从渡过大龙劫后,两年来他都在半放松的状态中渡过,只是偶尔三四个月才会渡一次天劫,即便这样他也已经是化龙大圆满境的修士了!

    在如今的地球,化龙大圆满已经可以称之为大神通者了,而且这个等级的强者少之又少,他已经可以算是绝世高手了。

    静下心来一想,他发现此生的追求不多了,静心凝思,修道已经成为了他唯一的目标。

    得道成仙是他这一生的最终追求,埋首苦修都是为此,他已经开始思量今后何去何从,以及将要面对的一切。

    仙,很虚渺!

    成仙路,连古之大帝都死了,而今,这却成为了他的追求,不知道能否成功?

    这条路太难,永无止境,他虽然自信,却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许也只能喋血中途,遗憾终身。

    了解原著走向是他这一世的最大依仗,可是当真走到最后一步,这些都不算什么,再多的外物机缘也不能助他成仙。

    独孤败天读南华、观阴符、阅文始、诵洞玄,当中并无修行之法,这些书籍流传于世,却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前人思绪。

    这些道书,传于世间,凡人皆可阅,无细法,却有大方向,不失为道宝,也许这也是一种传承。

    他静下心来研读,时有感触,体会到了博大精深,上古诸多修道真经已不可见,但其真义却在流传,蕴含在这些藉册中。

    这一日,他静极思动,想要去四处走一走,领略一下中国丽景!

    现代的建筑,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种种装饰,让他几疑回到了曾经的现实,误以为这场梦已经醒来,可回头一看,空空如也。

    独孤败天一路向东,途径各地,观过浩海,之后折道往南,这段时间他化作一个平凡的游者,不施玄法,领略这秀丽的山河,抚慰心中那一丝丝波澜。

    他没有在一个地方多加停顿,往往短短一两日便离去,只为了看一遍曾经不曾看过的风景,圆梦而已。

    一个月后,独孤败天独自一人来到了西部。

    前方,海拔越来越高,天穹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无比的湛蓝,如蓝宝石一样晶莹,偶有白云飘过,洁净无暇,就在头顶上方,像是伸手就可触摸到。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有这样一片自然之地很不易,藏区人烟稀少,有许多人类还未踏足的地域。

    独孤败天站在一座气势磅礴的大山上,俯看一望无垠的神秘古地,不光与佛教在此扎根,就是中国古代最为神秘的昆仑也横亘于此。

    他一路前行,路过很多地方,独自穿行大片无人区,最后来到了xc与塔里木盆地间的一处壁垒一一属于昆仑山脉的一段。

    昆仑,为万祖之山,是中国第一神sx王母、古仙……各种传说皆出于此,在中国古代有着最为尊高的地位,不可比拟。

    可是他知道,神话终究只是神话,那只是凡人杜撰出来的,聊以慰藉。

    当然了,真实的昆仑也确实很不凡,为古天庭九十九龙山之首,配得上山中之祖称号。

    若是真要追溯其来源,恐怕神话时代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已,可能早已在那乱古纪元就已存在,甚至更久远。

    忽然,独孤败天心神一动,感应到了一丝修士的气息,来自不远处。

    “刷”

    他有缩地成寸的神通,行字诀一展开,刹那间穿行而至,这是一片无人区,离昆仑不是很远。

    “轰”

    不远处,灰雾滔天,像是有绝世大妖出世了,茫茫灰色雾雷遮天蔽日,充满了慑人的气息。

    他看到了几名年老的西方修道者,背生灰色羽翼,全都很苍老,连眸子都是铅灰色的,动起手来很是恐怖。

    与他们交手的看上去应该是中土修士,皆是年轻人,白衣出尘,飘逸若仙,联手摆下一座大阵,不知属于哪一教。

    不过他们明显处于下风,被几个西方修道士压在下风,且地上还有几具尸体,皆是年轻人。

    这群人修为都不是很高,四名西方老修士处于四极秘境,而与他们对战的一群白衣修士更是仅有一人迈进了四极,其余人都在道宫秘境。

    “师兄,我坚持不住”

    白衣修士中有一人承受不住,使出全力也挡不住了,因为他被一名西方老修士重点对待,身体破破烂烂,满是伤痕。

    “噗”的一声,开口说话的那个年轻人话还没说完,整个人突然就爆碎开来,成为了一片血雨,纷纷扬扬。

    “杨师弟!”

    “五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