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事了拂衣去】(2 / 2)

放啸大汉 寇十五郎 1497 字 2022-10-29

    彪解也适时道:“晚辈曾在七年前,于长安公卿宴上,见过大剑师一面。”

    灰袍老者点点头:“老夫在七年前云游长安,你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见过我。”说话间,目光转向张放。

    此时张放已上前一步,长揖到地,语气充满尊敬道:“张放拜见大剑师。方才未睹尊容全貌,一时未能认出,请恕罪。”

    张放心思何等灵巧,彪解“大剑师”三字一出,他哪还不明白来人身份。强捺心头惊涛骇浪,抢先行礼――灰袍老者说得对,别人认不出倒也罢了,他张放如果连教他习剑的大剑师也认不出,那就太不像话了。

    大剑师!

    早在当年东庚烽燧之战时,目睹张放剑技,就曾提到过这位大剑师。张放也早知这具身体原主人早年练习过剑术,这也正常,大汉世家贵族子弟,谁没练过――就连那看似伪娘的于恬,同样都能耍上几手正宗剑技。

    而张放的剑术业师,就是传说中的大剑师凤纲。

    凤纲,在后世《太平广记神仙传》里有记载:“凤纲者,汉代渔阳人也。常采百草花,以水渍封泥之。自正月始,尽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九火。卒死者,以药内口中,皆立活。纲常服此药,至数百岁不老。后入地肺山中仙去。”

    这么一位近乎于陆地神仙的人物,在崇道尚仙的汉代,所受到的追捧可想而知。公卿贵族追求的是此老的长生驻颜之术,尊称其“老神仙”而对于游侠剑客而言,则仰慕其神妙剑术。所以,凤纲,在游侠与得其授业的弟子口中,均尊称“大剑师”。而其自称凤叟是也。

    当年凤叟入长安时,曾言昔年得富平侯张安世之助,愿为其子孙偿一所愿。当时的富平侯张临,就请求授其子张放剑术。从不收徒的凤叟,只同意指点,数月之后,言少君略知剑意,便飘然而去。

    当年的张放,虽有一肚子“剑意”,也有一定的剑技,但根本谈不上剑术,纯花架子,实战不堪一击。显然凤叟知道这团烂泥是扶不上墙了,早早走人。但少年张放所学的东西,后来却便宜了张放。他在实战与后来锻炼中,慢慢把原先这具身体本能的反应,一点点炼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今天他能够面对面与比剧辛还强的万章放对,凤叟所授的东西,功不可没,即使他只学到一点点皮毛……

    凤叟向张放点点头:“你很不错,令人刮目。而且扬长避短,另钻研迷魂之术,倒也有出奇制胜之变。”

    张放单膝跪地,顿首道:“若无大剑师当年指点,放绝对无法直面万章,凤老前有指点之德,今有解厄之恩。放无以为谢,唯拜而已。”

    张放是列侯,而凤叟一介布衣,身份高下如云泥,但面对这一跪,凤叟却坦然受了,悠然道:“某云游域外,不料想见到万某率众欲谋君侯。若是寻常时候,某不理俗事,但君侯身为汉使,持节西行,身负君恩国事,绝不容私怨所伤。某夜入万某营帐,点其额以警示(张放等人恍然,原来万章额头的红点是这么来的,难怪他遮遮掩掩)。然万某其心不死,一意孤行,以众门客攻击足下所派巡哨之大汉军兵。某已将所有门客尽毙,并泄露杀机,引动那位神箭手小兄弟气机,同时现身示警……”

    张放等众这才明白,原来如此。初六大惭,原来不是自己警觉,而是人家故意泄露杀气。而彪解则早已释怀,更对自己能与大剑师有幸交手一合而沾沾自喜。

    “万子夏,不愧为大豪,为义生,为友死。这几位义仆也不差,好好埋葬他们吧。”凤叟说罢,甩甩衣袖,引吭长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吟啸声中,身影一闪,再一闪,倏幻倏现,眨眼数十步,渐渐远去,隐没于漫漫风沙之中……(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