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14 等待(1 / 2)

星路求生 苍狼 1488 字 2022-10-29

碧空万里,漆黑的烟柱直达天际。

    冒着浓烟的,是陈征的风干室。它很简陋,甚至连墙壁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个木头架子和木板搭出来的“凉棚”。再加上“风干室”内蒸腾的烟雾,乍看上去还以为是在熏肉呢。

    其实陈征本身的创意就借鉴了做熏肉的烟熏房,只是稍稍做了些改变。

    其实冒烟的不是别的,正是陈征加宽、加长之后的碳化池。在碳化池的两边打上一排排木桩,一根根活梁跨过烟熏池,架在木桩上。

    接下来陈征将两掌宽的木板一根根铺在木梁上,中间留出三指宽的缝隙,接下来再在上边架上另外的横梁,最后在上面铺满干草。

    这样一个四面漏风的烟熏池就完成了。

    看上去简陋又简单,可实际上就是为了这么个简陋的玩易,陈征耗费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首先是地面温度。

    支撑木板的横梁离地面太近的话,时间长了容易被烤着火,但离得太远的话被冷风一吹,温度就完全提不上来,摆在上面的土坯一个个全都得冻裂。

    另一方面,铺干草的横梁高度也经过了无数次的调整,太高的话温度不够,泥砖下边都烤干了,上边却冻裂了。而太低也不行,会让更多草叶掉在尚有粘性的土坯砖上,降低成品土胚砖的气密性。

    不过终究这个工程还是完成了,虽然比想象中更晚了些,可之前的设想倒是全部完成了。

    首先利用碳化池制造作为燃料的木炭,然后利用碳化池的余热慢慢的烘干土坯砖,当碳化池里面的木条全部碳化的时候,上方密密麻麻摆着的土坯转也就都烤干了。

    为了让双方同步,陈征少不了不断的调整木架的高度,而这个就是陈征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的根本原因。

    不过工艺这种东西就是如此,在探索出来之前非常消耗时间、精力和材料,但当它被探索出来之后,接下来的生产只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去做就好了,既省心又省力。

    这种可以将效率提升到极致的工艺,一般被称之为“标准化”,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碳化池大概30多个小时能出三四吨的木炭,土坯砖能出近千块。再算上打胚、收架、清理的时间,正好两天一窑碳、砖。

    陈征大概算了一下用量,自觉的将理想中4米多高的高炉降低到不到3米,直径更是从三米多直降到不到两米。体积降低后,除了铜产量急剧降低之外,时间和材料的消耗也同样大大降低了。

    砌高炉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就是清理出一块干爽平整的土地,用一块块土坯砖网上垒就是了。

    不过考虑到天气问题,普通的堆砌方式在这里并不适用,因为作为填缝材料的泥浆无法自然风干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征在尚未成型的“高炉”内圈点了一堆较大的篝火,外圈则点燃了六堆小一些的篝火。

    当然仅只是几堆篝火的话还解决不了泥浆凝固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虽然这样会影响最终的气密性和使用寿命,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这种方案。不这样做陈征连可用的高炉都没有,还何谈高炉寿命?

    无论是烧炭、烧砖,还是堆砌高炉,可以说就连劈柴生火都是非常消耗体力的重活。自从决定冶铜之后,陈征每天都累成死狗。

    换做陈征的那帮同学,别说是劈柴搬砖了,擦个地都会气喘吁吁不想动弹,按照陈征的工作量的话,高炉建成的之时也是他们累得吐血而亡之日。

    不过不管白天再怎么累,只要晚上握着吊坠,做一宿星海蓝光的梦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又是个生龙活虎的壮小伙。

    这一段时间重活干下来之后,陈征明显感到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夸张了。原本拖根手腕粗的树枝都得喘上半天,更粗的原木更是要借助绞盘、绳索以及雪橇才能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