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偶遇(bug)(1 / 2)

    没说得两句,贾敏见英莲臊了,忙笑道:“谢谢各位太太抬爱,只看把咱们英莲臊的。此事这说来原是我的不是,明儿我就使人去苏州将英莲的家人接来,这婚姻大事,到底须得父母作主。”

    众人听了,只觉狠是,便口中说着原该如此,将此事撂开,又说别的。左不过是谈论明年大选的事。东平王妃又对贾敏说你们家姑娘若是有心应选,凭品貌才学只怕必得个正妃位。贾敏又笑说这话可不敢当,多少人家的姑娘都是才貌双全,色|色出挑的,咱们家玉儿只怕比不上。众人听了,就知林家无心应选。

    从东平王府回来,黛玉和贾敏同车。黛玉问道:“母亲,今日怎么好端端的何故为英莲姐姐说起亲来?”

    贾敏笑道:“我知晓你和英莲姐姐情分好,自打你五岁英莲来咱们家,你们就时刻在一处。但是到底英莲是良家子,难道还能一辈子陪着你不成?英莲今年已经及笄,也该说亲了。再说,今日打听英莲的几家太太也不是刻薄的人,虽然说的是庶子,到底也是书香门第,庶子也上进,因而我看着还不错。

    打听英莲的也有几家行伍出身的,我还舍不得替英莲说呢。只几家文官家风真真不错,太太也是宽厚人,据说哥儿也是好的。只能明年开春,估摸着封氏就能进京,到时候说定了,封氏先住到咱们家里,等英莲过门了,封氏再住到女儿、女婿府上,岂不是好。”

    黛玉听了,甜甜一笑说:“母亲这是说的什么话?我难道不希望英莲姐姐有好终身不成?只母亲忘了,英莲姐姐倒有个有缘人的,若是能成,岂不两全?因而这些年英莲和我外出应酬,便是有别家太太问起,我也是替英莲推了的。”

    贾敏见了黛玉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道难道玉儿外出走动不多,倒有了成算不成?因而盯着黛玉看了一会子,黛玉被这样盯着看,不自觉的往自己脸上摸了一下。倒将贾敏逗笑了,才道:“咱们玉儿自己的终身大事上一点子不上心,我还以为你当真一点子不懂儿女之事呢。怎么到了你英莲姐姐头上,咱们玉儿说起来又头头是道了?说来我听听,咱们玉儿对英莲的终身大事有什么高见?”

    黛玉听了贾敏前一半话分明是打趣自己,亦是红了脸面,片刻后再说:“母亲真是,又来调侃女儿。至于英莲姐姐,母亲莫忘了当初是怎么发现拐子那个窝点的?算来李家哥哥才是英莲正紧的救命恩人,他们两个年纪也何时,若是成了这一门亲,岂不是一桩美事?”原来黛玉知道李罕是有大造化的,若是成了这一门亲,对英莲只好不坏。

    李罕从军,一晃数年,贾敏倒真忘了这档口。犹豫会子,贾敏才沉吟道:“你这话说的虽然有理,到底军中不比其他,既不知李罕什么时候回来,边关上又危险得很。英莲如今已经一十五岁,倒耽搁不起。前儿你李家哥哥来信向你父亲问好,又没提回京的之事,因而我倒不敢替李罕作保说英莲了。说个不好的,边关之上,马革裹尸换的不知凡几,李罕再是好孩子,亦是不知将来如何。”

    黛玉抿嘴一笑说:“我看还是李家哥哥好,都是知根知底的。”

    母女两个说了一路,已经到了林府门口。两人分从车窗看出去,只见林家门口积了好多人,又堆着大箱子,林如海骑马走在母女两个马车之前。黛玉正在纳罕,也没接过谁要来访的帖子。只见一个高大男子上前,顺手从小厮手里接过林如海骏马的缰绳,动作倒有几分熟悉。那牵马的小厮许是被这男子逼人的气势所迫,虽然不认识这男子,却也不自觉的丢开了缰绳。

    只见这人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英气勃发,只细看却见眉眼极年轻,乃是一个魁梧少年。少年左太阳穴一道疤,但并不显得狰狞,反衬出几分气概,这人不是李罕是谁?黛玉对贾敏一笑说:“这不是就回来了?许是李家哥哥听闻有人来说英莲姐姐,故而插着翅膀赶回来了。”

    贾敏见过来替林如海牵马之人果然是李罕,转身笑问黛玉说:“咱们家玉儿有未卜先知之能不成?”

    回到内院,贾敏母女下了轿,各自回房更衣。说来极巧,李罕果然是在这档口回京了。原来今夏李罕写过信送来,信中并未说回京之事,但李罕当时已经在争取回京之事。过了二月回京的公文批下来,李罕想着自己左右年底回京,边关往回送信路上有艰难得很,一不小心信使便有遇到贼匪之虞,因而便未再使人送信,到了年底,李罕一路急赶回京,不想林家却去东平王府赴宴了。在门口等了半日,才见老爷回来,李罕便一如当年在林家时候,自然而然前去替林如海牵马。

    李罕在边关数年,作战勇猛,已经升了五品校尉。方才门口见着那些大箱子,原是边关上得的战利品和赏赐,狠有一些价值不菲的好东西。李罕原要将许多赏赐送与林如海,林如海已经拒了,说你如今回京,也到了说亲年纪,这些东西留着置办产业,或是下聘极好。林如海又捡了两件雅致花瓶意思收了,不负李罕一片孝心,李罕便也不再强求。

    李罕虽然也是朝廷官员了,对林如海依然以老爷相称。两人在书房说了半日的话,林如海才出来吩咐给李罕准备屋子。李罕笑道:“哪用那样麻烦,客房住着极好。”

    林如海笑道:“左右咱们家院子多空着,收拾一处小院住着不值什么。你如今做了官,又往来人家也便宜。这个自有玉儿去料理,你不管就是。今日只怕也只能客房将就些了,好在院子不大,倒是没两日就能打点出来。”

    李罕以前倒是见过黛玉,只记得是一个雪团子一样的女娃娃,自黛玉七岁之后便未曾见过了。听林如海的意思,现在家中这些中馈难道是林姑娘管着了?因为李罕问道:“我记得姑娘今年不过一十一岁,难道已经开始掌家?也亏得姑娘那样能干,我还记得当年收拾甄应嘉那厮,姑娘的主意多少行军打仗的将军都敌不上的。”

    林如海笑道:“不过是姑娘一日日大了,总要学起来。咱们家人口不多,倒也不算十分难管。”

    从书房出来,贾敏忙来问林如海李罕在边关情况,是否还回北疆,几时回去?林如海听了笑道:“敏儿什么时候如此关心李罕起来?不过这次回来的军士,皆不回北疆了。一批是建了功的,或是留京任职,或是如冉飞鸣一般下放到各省做守备。另一起是受伤之后落了残疾的,这批军士自是领了抚恤金各自回乡。李罕是外放还是留京倒是没定,但想是不会回北疆了。”

    贾敏听了,抿嘴一笑说:“今儿东平王妃做寿,宴上倒有不少太太问英莲可曾说定人家,我想着李罕人也上进,记得当年见着样貌也好,两人都是上进的好孩子,若是成了亲事,岂不是好?正紧算来,李罕才是英莲真正的救命恩人呢。我明儿就准备打发人回苏州接英莲的母亲封氏去,老爷也不妨问问李罕的意思。李罕上无父母,若是李罕有意,明儿少不得打发林大亲往南边儿跑一趟,除了接封氏外,老爷也要写信支会李龙头一声。李罕的婚事,论身份到底该当李龙头作主。”

    林如海听了也觉这二人有缘,倒是一门好亲,于是点头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