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11章(1 / 2)

“其实也没什么。”

    钟扬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语调认真起来,告诉她:“旷云能发展到今天,凯杰功不可没。他志向远大,心系人民。想的当然都是些能轰动世界的大事。我呢,是个商人。格局小,眼皮浅。只想着赚钱。况且他这算法要是真成了,我们也一定受益。”

    唐欧拉觉得这说辞比较委婉,直接总结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没办法阻止他这么做,只能放任不管。”

    钟扬不置可否地喝了口羊汤。

    唐欧拉低头思考。

    伴随着羊汤馆内此起彼伏的嘈杂声,她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觉得陈凯杰做成的可能性非常大。”

    钟扬笑道:“那很好啊。”

    “你……不怎么期待?”

    钟扬放下筷子,重复自己刚才说过的话:“我说了我是商人,我们考虑的问题不一样。对凯杰来说新算法就是全部。但对于我来说,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唐欧拉静了一会儿,渐渐想通了,她看着他的眼睛,平缓地开口道:“新算法对你来说远不如数据来得更重要,对吧?因为无论是现有的深度学习还是陈凯杰弄出来的算法,对你来说都只是算法而已。你考虑得还有更多。数据、硬件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因素,这些都是你要操心的事。”

    钟扬弯弯嘴角,笑而不语。

    “你是个合格的企业家。”唐欧拉客观地评论道。

    “谢谢。”钟扬笑了笑,看向她的目光多了些深意。

    他似乎明白为什么她能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过别人可能奋斗一辈子都不能企及的成就了。她靠得不仅仅是所谓的数学天分,天才的名号,她身上有种独特的敏感和超强的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在数学所研究什么?”他好奇。

    “几何与拓扑。他们希望我弄出一套能被广泛认可的研究体系出来。”唐欧拉边说边单手去撕烧饼。

    钟扬替她掰好,给了她,说:“这可是个大活儿。”

    “嗯。”

    “进展如何。”

    “不怎么样。”

    “焦虑吗?”

    唐欧拉摇摇头,“每天都在跟困难和未知打交道,没什么可焦虑的。如果一天不遇见它们,我倒觉得路走错了。”

    钟扬喜欢她这种韧劲儿,一时心生敬意,“唐老师,你很优秀啊。”

    唐欧拉看他一眼,满脸写着“这么明确的事实就不需要再重复了”。

    钟扬呵呵呵的闷声笑了,觉得跟她在一块儿聊天挺轻松愉悦的。

    “你喜欢数学吗?”唐欧拉突然问他。

    “挺喜欢的。”

    唐欧拉满意地笑笑,接着说:“你不觉得数学有种特别的美感吗?冷而严肃。它高于人的意志,极为严格又极其朴素。它脱离人类情感,远离所谓自然,按照自己的规则,世世代代默默无闻地创造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宇宙。不管你外界如何纷乱,也不管你人类自认为了解多少,它就是客观又理性地存在着。一直那么美,那么冷,那么严肃。”

    “你是真喜欢数学啊。”钟扬看着她眼里那束神奇的光,忍不住发出感慨。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她就挺像数学的,不懂得的人觉得无趣,懂得人……自然知道妙处。

    陈凯杰大概配不上她吧。虽然那家伙是他朋友,而且按世俗的标准也挺出色,但有些类似于格局的东西,他比不上她。

    唐欧拉喝着热呼呼的羊汤,身心都挺暖和。抬头看了眼同样正认真喝汤的钟扬,她忽然觉得自己的眼光还真是不错。当初根据外表粗略定下来的目标人选,就已经挺优秀的了。可想以后精心挑选的那位,得优秀成什么样啊?

    “再吃点儿。”钟扬又掰了半个烧饼给她,补了句:“女同志有点肉比较好。”

    唐欧拉接过了饼,却不知道怎么接话。

    “钟扬--?!”

    忽然,一个远处的、略带疑惑的声音隔空响彻大堂。众人纷纷一顿,慢动作似的朝声源处看去。

    唐欧拉跟着看了过去,钟扬则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妈、王姨、陈叔、郭大爷。”他礼貌地一一问候着眼前这站成一排的四位中老年朋友们。

    唐欧拉傻愣愣地看着,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里的烧饼,缓慢起立。这四位朋友身穿标有“青春无极限”字样的统一户外服,头戴钓鱼帽,手拄登山杖。其中三位都挺慈眉善目的,面露着惊讶,欣喜非常。独独边上这位阿姨有些奇怪。她虽然皮肤娇好、五官端正,但气质十分复杂。

    这阿姨新烫得头发估计不怎么受控制,小卷卷俏皮地从帽子边缘飞扬而出,配上她这张略显惆怅的脸,有些不大相配。唐欧拉估计这位就是钟扬的妈妈,俩人眼睛有些相似,但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你怎么在这儿呢?不是说今天有事?”钟妈妈蹙眉质问儿子,眉宇间都是愁色。

    “刚办完事,带朋友过来吃午饭。”钟扬大方解释。

    “嗯……那你慢慢吃,不用记挂你妈我。”钟妈妈轻声说完,立刻扭头对旁边的友人感叹道:“桂英啊,走吧,咱们换一家吃去,省的我儿子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