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战艇精英(1 / 2)

在德国海军现役的高速鱼雷艇群当中,“闪电”好比身材娇小的刺客,有着来去如风、一剑封喉的技巧,“雷霆”则是强力的弓弩手,致命的连发绝技,且拥有一定的近身战斗能力。

    弗兰德斯北部海域,由“闪电”和“雷霆”合编而成的第二‘波’德国高速鱼雷艇群对英国快速舰队展开了‘激’烈进攻。为了掩护主力巡洋舰队,一支由四艘英国驱逐舰组成的战斗分队主动前出,用迅猛的炮火重创了领阵的一艘德国大型鱼雷艇,而它们很快遭到了艘“闪电-4”的反击。这种高速战艇由单人驾驶,无枪炮配备,仅搭载一具4毫米鱼雷发‘射’管,内置型蒸汽瓦斯鱼雷一枚。

    最前面两艘“闪电”,以齐头并进的姿态冲向了同一艘英国驱逐舰,而它们的驾员皆是德国海军高速战艇部队的‘精’英人物――中士弗林茨-赫尔希斯,下士里曼-贝斯勒,两人服役的绝对时间不算长,但在高速鱼雷艇的驾驶方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都曾得到代表弗里德里希船厂出战国际水上竞速赛的机会。赫尔希斯曾在年的威尼斯大赛中夺得亚军,贝斯勒也获得过不错的名次,两人还先后在但泽海军学校接受士官培训,得以从普通水兵迈入士官行列。

    从赫尔希斯的驾驶舱往前看去,英国驱逐舰上火光频闪,细长的舷侧轮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梭子鱼,但梭子鱼可没有这般尖利的牙齿。只见连串的机关炮弹袭来,在海面上‘激’起成排的水‘花’,这些水‘花’疾速延伸而来,转眼就要击中他的鱼雷艇,赫尔希斯下意识地转动方向盘,这艘“闪电-4”就像一艘正向奖杯冲刺的冠军赛艇,在最后一个拐弯点做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转向。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正好避开了敌舰‘射’来的炮弹。

    眼前的这些英国驱逐舰,枪炮数量较战争爆发时的常规布置增加了一倍不止,但它们的主体结构毕竟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定型,往甲板上层塞进枪炮易,在战斗中保持连贯流畅的弹‘药’供应难。若是遭到敌方炮火的干扰,持续作战能力就更加难以保证了。

    趁对方的机炮‘射’击出现间隔,赫尔希斯和贝斯勒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线突击。转眼之间,英国驱逐舰的轮廓完整出现在了他们的瞄准镜中,而足够的清晰度也意味着它们已在鱼雷有效‘射’程之内。

    看到英国战舰舷侧闪现机关炮‘射’击的火舌,两名高速战艇‘精’英敏捷地调整航向。只见这两艇“闪电-4”迅速靠拢,它们这时候已经分出了前后:贝斯勒领先二十多米,赫尔希斯紧随其后。两艘“闪电”的纵向位置接近重叠,但接下来并没有相互‘交’错,而是非常迅速地反向偏移。

    当瞄准镜已经容不下英国驱逐舰的完整轮廓时,贝斯勒率先发‘射’鱼雷。

    赫尔希斯的“闪电”并没有跟着发‘射’鱼雷,而是做了一个型的机动,看到英国驱逐舰为避开贝斯勒的鱼雷而进行右转,他才‘精’明地瞄准了英舰前方发‘射’鱼雷。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鱼雷都是发‘射’后无法再改变方向的直航鱼雷,发‘射’鱼雷之后,留给高速战艇驾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安全撤离。所以,赫尔希斯和贝斯勒的“闪电-4”依然风‘骚’地扭动着身躯,直到重新进入烟幕带――在这之前,他们听到了后方海面传来的爆炸声。回头望去,他们合力攻击的那艘英国驱逐舰上空正腾起一团翻滚的黑烟。

    此时此刻,究竟是谁的鱼雷命中目标已经不重要了,两人透过舱盖朝对方竖起大拇指。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并不是每一个投身战场的人都能够像赫尔希斯和贝斯勒一样带着胜利的荣耀全身而退。

    向这支英国驱逐舰分队发起进攻的高速战艇损失情况还不算糟糕,冲向英国舰队的艘高速鱼雷艇竟只有艘进入鱼雷‘射’程,整个攻击‘波’次到最后仅艘大型鱼雷艇和艘高速战艇幸存,这些雷击舰艇俨然变成了战场上的一次‘性’消耗品。

    饶是如此,德国海军的第三‘波’鱼雷艇依然如期而至。

    海面上,英国舰队再度收拢队形。经过前面两轮鱼雷攻击,他们的舰艇和人员损失并不严重,但弹‘药’和‘精’力的消耗对后续作战十分不利。看到又一批德国鱼雷艇群正在靠近,英舰官兵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迎战,而这一次,德国人派遣上阵的共有艘大型鱼雷艇和艘高速战艇,只相当于前面两次进攻兵力的一半。若是前面两批鱼雷艇群进攻顺利,它们便是来检漏的,但战斗至此,英国快速舰队实力犹存,延续前面的进攻战术无异于自寻死路。

    出于各自的任务和使命,英国舰队和德国鱼雷艇群迎面相向,又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即将展开,然而没过多久,领阵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忽然转向,身后的高速战艇也跟着调头退走,看样子应该是收到了后方指挥舰发来的撤退命令。不过,这群德国鱼雷艇并没有完全撤走,而是保持在英国快速舰队的视线之内,密切监视着对方的举动。

    高速战艇进攻不利,“俾斯麦”号的鱼雷攻击机俨然成了迟滞英国快速舰队的最佳选择,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它们都没有再出现这片海域,却不是因为起降装弹耽误了时间,而是因为德国无畏舰群与英国主力舰队打得难分难解,鱼雷攻击机遂扮演起了出奇制胜的奇兵角‘色’。

    德国支援舰队所在海域,看到第一‘波’出击的艘“雷霆”只回来艘,各舰官兵皆感意外,尤其得知英国舰队并没有遭到灾难‘性’的打击,艘高速鱼雷艇母舰上的德军官兵都默默无言地干着手中的工作――将返航的高速鱼雷艇从海面吊起,加装鱼雷和燃料,紧急修补漏损,并用预备人员替换下负伤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出战的艇员。

    在指挥舰上,年轻的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上尉流‘露’出沉重的情绪。年轻的他也是一名“高速‘精’英”。他是最早加入高速鱼雷艇试验大队的“元老”,总共参加过项水上竞速赛,4次夺魁,次进入前三,光凭这些荣誉就足以力压德国海军的绝大多数高速战艇驾员,却从未获得实战经验――显赫的王族身份是唯一的制约。

    现如今,克里斯蒂安的职务是高速鱼雷艇母舰分队的参谋长,同时还兼任了德国高速鱼雷艇学校的首席教官。虽然提前知道了战况,但看着高速战艇部队铩羽而归的狼狈景象,他依然怒火中烧,热血沸腾,而从参战驾员口中听说英国舰队是用猛烈的榴霰弹‘射’击重创了无往不利的德国高速鱼雷艇群,更恨不得亲自驾艇参战,用顶级的驾驶技巧去破英国舰队的密集火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