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汉堡会议(2 / 2)

    从历史发展的‘潮’流来看,革命犹如涛涛洪水,围堵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必须疏通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这一点,‘精’明的政客们不会不懂,之所以要将欧洲国家的首脑们召集在一起,真正的意图是借着红‘色’威胁论来提高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袖地位,同时对美英暗通苏俄、联手对抗同盟国阵营的行为施加压力。

    至于认可冰岛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完全是德国人一手导演的戏码。早在1921年,德国就租借冰岛南部的索劳克斯赫本作为海军基地,在此部署巡洋舰和潜水艇,还通过移民和投资不断加大对冰岛经济社会的影响,而冰岛人本来就是日耳曼和挪威人的后裔,亲近德国、疏远丹麦便不足为奇。有道是弱国无外‘交’,德国强权胁迫、威压利‘诱’,丹麦政fu只得屈从美、日、苏俄均不在汉堡会议的邀请之列,英国即便反对也孤掌难鸣。在会议举行之前,冰岛独立就已经通过了全民公投,议会推选德国皇室直系成员奥斯卡王子为冰岛国王。这样一来,冰岛的独立已成定局,仅仅是要通过汉堡会议获取国际公认。

    与会诸国当中,只有英国对冰岛的独立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冰岛位处北大西洋,虽不是重要的海上中继站,但舰艇飞机部署于此,能够有效监视和威胁北大西洋航线,如今亚速尔群岛落入德国之手,法罗群岛和爱尔兰皆有德国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英国与北美之间的海上联系将被彻底切断。

    ‘精’明的英国人知道冰岛的命运无可逆转,他们的坚决反对只是为了争取一个谈判筹码――要求德国以撤离奥克尼群岛和谢德兰群岛换取英国的赞成票。

    位于北海北部的奥克尼群岛和谢德兰岛主权归属英国,奥克尼群岛离苏格兰较近,谢德兰群岛位于不列颠岛与挪威之间,英国的斯卡帕弗洛海军基地位于奥克尼群岛。根据伦敦停战条约,德国占领这两处群岛及设立其上的军事设施,作为英国政fu履行停战条约各项协定的保证。英国人在战后勾结美国、重建海军,都绕开了停战条约的明文条款,没有留给德国人把柄,公理上应被视为完全履行条约,所以德国继续占领奥尼克和谢德兰群岛本来就是站不住脚的。而从地理上看,只要德国海军继续使用法罗群岛的托尔斯港,德国舰队就能够不受阻碍地自由出入北海,并在必要的时候对英国实施海上封锁,再加上爱尔兰和冰岛的双保险,足以形成对英国本土的战略威慑。

    因此,德国高层虽然对英国在亚速尔群岛冲突期间的强硬立场非常不满,并对英国皇家海军的现有力量感到忧虑,但权衡利弊,还是与之达成协议:英国保证不再‘插’手埃及事务,停止对苏俄的一切援助行为,认可冰岛独立以及德国皇室成员担任该国君主,德国则在三个月内逐步撤离奥尼克和谢德兰群岛。

    除了英德之间的场外协谈,汉堡会议的过程与结论并没有任何令人意外的地方,德国的欧洲霸主地位再一次得到了确认,而新一代的德**政首脑们也藉此展现了自己的才干――老首相霍尔韦格-冯-贝特曼已于1921年辞世,如今的德国首相是风华正茂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一位勤恳敬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任内对德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和社会变革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皇室和民众的高度评价;时任德国外‘交’大臣的则是有着“小俾斯麦”之称的菲利普-谢特曼,此人是首相艾伯特的老搭档,才思敏捷,眼界开阔,行事风格富有攻击‘性’。还有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德国皇储小威廉。小‘毛’奇与贝特曼同年去世,德军总参谋部由约希亚斯-冯-黑林根元帅短暂执掌,之后便进入了小威廉的时代――从1922年至今,这位德国储君一直亲任德军总参谋长。他虽然没有老‘毛’奇那样的大将之风,军事素养跟小‘毛’奇相比也略为逊‘色’,靠着一群才华出众、富有朝气的军事幕僚,德军战后的军事建设颇有成效,军队装备和战术思想始终保持在各国前列,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对空地配合、装甲突击等新战术颇有研究的将领。汉堡会议期间,唯一引人注目的‘插’曲便是发生在法国瓦朗斯河谷的战斗。受到友军在迪涅痛歼意军扫‘荡’部队这一战果的‘激’励,一支法国革命武装在瓦朗斯河谷袭击了德国运输车队,护送辎重的德军士兵与袭击者展开‘激’战,法国人不仅兵力占优,还通过炸毁桥梁、堵塞道路阻挡德军援兵,但从天而降的德军伞兵击破了法国人的如意算盘,这是空降部队的首次实战运用,让世人深感惊诧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德军的国际声威。--31684+dsuaahhh+24852881-->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