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第816章 自由之鹰(2 / 2)

    经过最后的例行检查,两名飞行员终于爬进飞机座舱,拉上座舱盖。

    对他们而言,这里的一切――环境气候还有风土人情都是陌生的,好在座机还是“老伙计”

    。

    简明的线条,粗壮的机头,倾斜的背脊还有尖细的尾翼,这些综合在一起便是绰号“雷暴”

    的-50d,爱尔兰空军现役的主力战斗机!

    熟悉的轰鸣声中,v型液冷12缸活塞发动机在零下温度的环境中仍然非常顺畅地运转起来。

    须臾,这两架机腹下挂载着240l副油箱的战鹰开始在跑道上滑行,它们的运行姿态如身躯那般灵巧,紧凑的结构拥有良好的防弹设计,而且很容易它们的座舱能够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后向及侧下视野。

    在飞机滑离地面之后,电驱动的三点起落架随之收起,雄鹰展翅翱翔!

    例行的飞行听起来轻松,可是在飞机升空之后,弥漫的云雾成了飞行员们需要克服的第一道难关。

    好在抵达美国之后,所有的-50都安装上了美制的无线电测向仪,这种设备体型小巧,使用起来也还算简便,但长距离的飞行仍很难精确定位,这就需飞行员以个人经验来进行辅助判断,而在阿留申群岛,弯月状的岛群是较为清晰的地标,沿着这条深色的弧形就能够达到大多数岛屿――唯一阻碍飞行员们纵贯群岛的便是座机的航程,专为空中拦截和抢占战场制空权设计的-50在这方面毫无优势,即便是加挂了副油箱,其最大航程也仅有1200公里,在同时代的单发战斗机中只能算中等水平。

    以至于许多可观的评论家都认为高价引进爱尔兰战斗机是美国政府的错误决策,不过,当爱尔兰志愿者驾驶着首批抵达美国的战斗机跟美国空军进行了一系列演练后,质疑的声音便烟消云散!

    从埃达克岛到日军占领的斯基卡岛或阿图岛,直线距离大约是500公里,加上风向和飞行航线的因素,恰好位于-50的有效作战半径内,这意味着爱尔兰志愿者可以驾驶自己的飞机在岛屿上空盘旋一圈,顺带用机关炮恐吓一下岛上的日军部队。

    离开基地之后,两架-50很快爬升到了云层之上,这里不仅视线开朗,而且利于发挥v型液冷发动机的动力优势,飞机速度表上的指针轻而易举地越过了550公里每小时的横线,这是一个足以令日军飞行员抓狂的数字,要知道他们目前所使用的九五式战斗机最高时速只能达到460公里……差不多同一时间,一支桅杆上悬挂着太阳旗的船队出现在基斯卡岛西南方海域,弥漫海面的雾气使得这些舰船的身形若隐若现,就规模和航速来像是一支执行寻常任务的运输船队,但在船队的中后部,那艘拥有宽大甲板的舰艇上却摆满了飞机,仿佛即将进入战场的斗士。

    在这支奇怪的船队中,两艘战舰形体修长在前方领航,舰上炮衣未覆官兵戒备,彼此之间以旗语和灯光信号保持联络。

    在船队两侧和后方,各有一艘轻型舰艇在以较高的航速实施机动警戒,而在船队中央,两艘运输船皆配备了防空机枪和小口径火炮,距离目的地尚远,船员们就已经在忙着将布袋和木箱装运的物资搬上甲板了!

    距离基斯卡岛越来越近,海面上的雾气渐有消散之意。

    在飞行器特有的轰鸣声中,一架水上飞机从巡洋舰舯部弹射而出,如灰白色的海鸥般在船队上空盘旋一圈,头也不回地朝着附近岛屿飞去。

    大约十分钟后,两架灰白色的战斗机也离开了轻型航母的飞行甲板,相较而言,它们的姿态轻盈得如同小鸟一般,毫无笨拙之感。

    大约四十五分钟之后,两架-50已经飞到了斯基卡岛附近,单调的航程中,两位来自爱尔兰的志愿飞行员一直严谨地保持着无线电静默,就在他们开始寻找目标岛屿的轮廓时,云层下游动的灰点吸引了僚机飞行员的注意,他打开短距通讯器:“注意左前方!”

    “收到!”

    正在下降的长机迅速拉起机头,在突然遭遇对手的情况下,掌握高度优势也就掌握了主动权。

    就在这个时候,对方似乎也发现了这两位不速之客,它并没有当即撤退,而是同样选择了爬升――动作颇为轻巧!

    “棒球手,棒球手,这里是棒球一号,在目标岛屿附近发现飞行的飞机一架!重复,在目标岛屿发现飞行的飞机一架!”

    在向美军基地报告这一情况时,“退役”

    的爱尔兰空军中尉国际志愿者诺尔林-巴特并没有想到,这是-50与日军新式战斗机――九六舰战在实战中的首次相遇,双方隔着好几千米匆匆一瞥,受到云雾的阻碍甚至没能方的模样,但用不了多久,它们就将在一场历史未曾出现的战役中展开惨烈厮杀!

    本书来自  /book/ht/20/20156/index.ht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