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美国的立场(1 / 2)

在风景如画、气温宜人的安大略湖畔,夏树夫妇呆足了一个星期,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泛舟、钓鱼、散步,偶尔骑马或是远足。

    在此期间,爱德华八世夫妇极尽地主之谊,不但全程陪同,而且非常的耐心细致。

    撇开纷乱复杂的政务不说,这段轻松愉快的时光给双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在介入澳大利亚政局的话题上,夏树并没有喋喋不休,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努力改变爱德华八世的观念,希望他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重现温莎王朝的辉煌。

    爱德华八世虽然对夏树所阐述的一些理念表示认同,也对澳大利亚民众的心态有了不同的了解,但他和他的执政团队既然已经对加拿大的战略方向有了明确的定位,就不会因为一些感性的原因贸然做出调整。

    所以,夏树最终是带着遗憾离开加拿大的。在结束加拿大之行以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通过外交渠道向爱尔兰和威尔士共同拥戴的国王夫妇发出了盛情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就近造访美国。

    经过一番考虑,夏树接受了邀请,而当他们穿过安大略湖抵达美国港口城市罗彻斯特时,所受到的欢迎确切地说是一种无恶意的围观,热烈程度完全超出了预期美国人显然是以敬畏之心看待这位在战争年代统御同盟国舰队击败美英联盟舰队的天才人物,而且对他经略爱尔兰的丰硕成果充满钦佩。

    按照美国方面建议的行程,夏树夫妇从罗彻斯特乘火车南下,沿途访问了美国东北部的主要城市和港口。

    二战结束以来,西方同盟国的军事情报机构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美国和加拿大的变化,西方同盟国高层对这两个北美国家在经济、工业、社会、军事领域的主要情况几乎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单纯的图片和数据拼不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要想知道这两个国家的真实状况,特别是高层的战略定位和民众的实际心态,亲身实地的调查走访才是最妥当的办法跟退居加拿大的温莎家族不同,美国政界群体在经历了30年代后期的失落和迷茫后,逐渐适应了新的形势和规则。

    声名卓著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本土资本家以及部分欧洲财团的支持下赢得1940年竞选,致力于恢复美国经济、工业乃至军事领域的活力。

    得益于欧洲资本的大量涌入,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利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欧洲平均水平,其工业产值达到了1932年的82,战争造成的经济创伤迅速愈合。

    1942年末,受到日军二度侵华、日苏爆发战争的影响,美国在西方同盟国的默许下开始跳出条约限制重整军备,并重点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建设。

    1943年初,美国战后首艘大型航母在波士顿敷设龙骨,一大批新舰艇完成设计进入建造阶段,与西方同盟国合作进行的新战机项目得以实施,数以千计有过服役经验的老兵重新回到了军队在美国首府华盛顿,二战时期免于战火破坏的白宫,夏树与罗斯福进行了一次友好的会面,这是两人作为各自国家首脑所进行的第六次会面,前五次都发生在国际会议或重要庆典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