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庭争(2 / 2)

    楚情听说过捧杀,也见过捧杀,但皇帝玩的如此高杆,她还是第一次见。

    针落可闻,楚唯清清楚楚地说:“请陛下立大皇子为太子,以正国本。”

    胡庸噤声,身后的文官不发一言。

    皇帝哈哈大笑,“果然是楚唯,她当初真没看错人。这种时候竟然说出这种话。连朕都该佩服你。”

    “回禀陛下,臣有事请奏。”

    胡庸身后,胡承志站出,跪下大拜,“陛下春秋鼎盛,镇国公却借机逼陛下立下太子,其心可诛。”

    楚筝忽的抬头,看向胡承志。

    那人面目熟悉,正是那个说着“你等我”的少年,怎的她突然看不懂了?

    姚宛皱眉,握住楚筝的手。楚筝焦急的心落到原地,轻轻呼出浊气。

    皇帝站在楚唯身前,闻言看向胡承志,“原来是中郎将说话。胡庸,朕记得,他是你的儿子。”

    胡庸慢悠悠磕头,“臣惶恐。”

    “一个个说着惶恐,也没见几个人真的惶恐。这等话以后还是别说了。”

    众人异口同声,“微臣惶恐。”

    楚情有些想笑。

    皇帝注意到黑压压的人头中一张忍着笑意的脸,愣了一下,“这个丫头,看着有些面善。”

    楚情对上皇帝的眼。

    三年前中秋国宴,她见过皇帝,当时虽没认真观察他,但从中气十足的声音听出,他是个威严庄重的人。而今两鬓白发,眼神也有些涣散,再想到他刚才赌气的话,楚情感慨,皇帝老了。

    “你出来与我仔细瞧瞧。”

    楚情出列,跪拜行礼,“民女楚情,见过圣上。圣上万福齐天。”

    “抬起头来。”

    楚情抬头,视线微敛。

    “朕想起来了,朕见过你。你也是飞鸿先生的徒弟。那老家后曾说,他生平只有三个徒弟。大徒弟长于深宫,可惜了一个灵修的脑瓜子。小徒弟死于战乱,他伤心不已。唯一一个活着的,又没有可惜了脑瓜子的,恐怕就剩下你了。说说吧,中郎将刚才那番话,朕该如何处置?”

    楚情终于体会到楚唯后背被汗打湿的滋味。

    她又不是皇帝,她说了,会被人越俎代庖,不说,便是不尊圣上。不管她怎么做,都是错的。此时,她也想说一句“惶恐”,又担心落人口实……

    楚情半天没有言语,皇帝笑了,“有这么难?你实话实说就行。”

    楚情抬头,视线四望――苏宜跪在丹陛上,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胡庸冷笑低着头,也没见有过恭敬,但就是让人挑不出毛病;皇帝居高临下,眼神漠然,明黄的朝服映满眼眶,手指在袖口无聊地弹动;楚筝惴惴不安看着她,唯恐她说出了不得的话……

    楚情忽然想,凭什么被为难的只有她一人,忽的一笑,“民女遵旨。中郎将所言,一半可信,一般不可信。”

    “陛下春气鼎盛,立下皇子以正国本,这话倒是没有错。民女听说,民间很多富人都让自己的儿子帮忙打理产业,从没有让女子插手的道理。可见这条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即便微末之人都会遵守。中郎将婉劝陛下,民女深以为然。”

    “至于不可信的地方……”楚情努努嘴,“陛下分明知道中郎将是胡丞相之子,胡丞相与爹爹政见不合,当然会帮着他父亲说话,诋毁爹爹。难道这不是明摆着吗?”

    低头打盹的朝官清醒两份,一双双眼睛落在楚情身上。

    话说的没错,只是没人说的这么直白。

    胡承志大呼,“微臣冤枉。微臣从小饱读圣贤之书,天地君亲师的道理还是懂的。楚小姐血口喷人,请陛下替微臣做主。”

    楚情也跟着大呼,“民女冤枉,民女从来只说实话,绝无半句虚言,这点是得飞鸿先生称赞的,而今中郎将说民女血口喷人,实在有辱人格,请陛下替民女做主。”

    “哎呦。”皇帝捂着脑袋,“朕头晕,先回宫歇息,尔等自便。”

    皇帝御驾起,宴会轻松很多。

    四人坐回座位,楚唯问,“情丫头今日如此调皮,此刻可知罪?”

    楚情回想刚才的经历,再次惊出一身冷汗。

    楚唯摇头,“回去再与你细说。”

    宴会散去,几人赶在落宫钥之前出宫。

    马车上,楚筝冷冷瞪着楚情,楚情反思最近没有得罪过她,只能是刚才为难胡承志那一出……但是胡承志张口就指责爹爹,难道不该教训一下他?

    楚情很有底气地瞪回去。

    姚宛站在楚筝的立场,“情妹妹今天好生威风。”

    楚情冷哼。

    楚唯无奈,“你这个丫头。平日里不声不响,今天闹这么一出。若不是陛下没心思追求,爹爹都保不住你。”

    楚情愣了愣。

    楚唯说:“陛下故意提到过去,暗示爹爹老了。一个年老之人,即便不告老还乡,也该安静呆在府中颐养天年。但爹爹手中握着三十万大军的性命……”

    楚情想到楚唯说“不是没有老,而是不敢老。”

    “你们都是女儿。但出生镇国公府,不能和普通闺阁小姐一般只懂扑蝶绣花。这也是当初爹爹送你们去子衿书院的原因。”

    楚筝也听得有些晕。当初不是所有一品大员的晚辈女眷都能进吗?

    楚唯说:“情丫头,到现在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

    楚情垂眸,委屈道:“女儿知错。”

    皇帝本意试探楚唯,想要收回兵权,楚唯拒绝,中郎将只是给皇帝提供一个出气的机会――这是那群跪着的,喊着“惶恐”的大臣都知道的――她一下子就破坏得干干净净,难怪吸引了那么多惊诧的注视。

    楚唯叹息,“你性格刁蛮急躁,原以为你提出给你母亲抄经书是有所改进,现在看来,哪也不过是做样子,你欺负姐姐,做事冲动,去城郊的庄子上冷静几日,再回来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