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公主毁容(2 / 2)

    惠妃弯腰行礼,皇帝左手虚抬,惠妃坐在皇帝对面,“公主长大了,是个很有主意的孩子,臣妾说的话,她不一定能听进去。”

    “她听话,是她的福气,不听是她的命数。儿孙自有儿孙福,朕不能一直管着她。”

    “陛下说的是。”

    视线从棋盘上收回,皇帝接过张怀恩递上的手帕擦拭手指,“朕以前欣赏建宁不拘一格潇洒磊落的行事风格,哪只这孩子越走越偏,不小心变成嚣张跋扈的模样。当初她可不是这样……”

    惠妃知道他说的是谁,垂下眼,不想多话。

    张怀恩送上茶,皇帝抿了一小口,叹息道:“果然血脉的力量不容忽视,还是楚家那丫头最有风骨。不过最后还是朕的儿媳妇。”

    张怀恩笑着接过茶盏,不着痕迹观察惠妃。

    惠妃在皇帝发迹前便跟了皇帝,和宫中其他妃嫔相比,面容粗糙了些,但很了解皇帝,听到皇帝提到其他女人,脸上没有一丝一毫怨怼。张怀恩暗道,就凭这份功力,惠妃就能稳坐妃位。

    皇帝忽然来了兴致,收回棋子,“楚唯这两天恼了朕,都不愿陪朕玩了,惠妃和朕下棋,不管输赢,都有赏头。”

    惠妃柔柔地看他,“臣妾不要赏头,臣妾只求陛下舒心。”

    “嗯,朕很舒心……别傻着,快落子。”

    苏沁走出别院,盘算萧炎为何能重得帝心,正好看到巡逻的侍卫走来,远远眯着眼睛找熟悉的身影。

    没发现萧炎的身影。

    是刚才看错了,还是那人原本就不是侍卫?

    苏沁心头微凛,转身回别院。

    此时皇帝轻松赢了两盘棋,抱怨道:“你别总让着朕,真没意思。”

    惠妃很委屈,“陛下明知臣妾棋艺不精,还拉着臣妾下棋,分明就是想赢臣妾。”

    “是朕的错?”

    惠妃点头,又摇头,“臣妾多和陛下下棋,会慢慢有进步的。”

    皇帝手指点着她,“贫嘴。”

    忽的一道寒光闪过,有女子大喊,“父皇小心!”

    张怀恩护着皇帝滚到床下,院落中一片打斗的声音,苏沁跪在地上,捂着脸蜷成一团,惠妃最先镇定下来,“发生何事?”

    院中的侍卫抱拳行礼,“陛下,乱臣贼子全部伏诛。”

    皇帝年龄大了,撑着张怀恩的胳膊站起,扶着腰走到门口,摇摇头,看到满院鲜红,“都死了?”

    侍卫禀告,“无一人生还。”

    皇帝脸色不好看。张怀恩咳嗽一声,“都被你们杀了,如何审问幕后主使?”

    侍卫一愣,跪下请罪,“陛下,贼子都是自尽而死。”

    死士!

    皇帝眯起眼睛,“严加守卫。”

    身后,惠妃惊呼一声,“公主你的脸。”

    皇帝回头,看到满脸是血的苏沁,“传太医。”

    惠妃命宫人把苏沁抱到自己的寝室,亲自在一旁安抚她。皇帝站在屋外,心情很沉重。

    张太医还在西南别院,李太医匆匆而来,带着徒弟用药酒给苏沁镇痛,止血,检查一番后去外室,禀告,“陛下,公主殿下的脸伤的很重,恐怕以后会留下疤痕。”

    皇帝看着关的严严实实的窗户,“尽力而为,此事莫要让公主知道。”

    皇帝进屋看望苏沁,听到里面传来惠妃安慰的话,“一般女子面对贼子都吓得花容失色,公主临危不惧,舍身护驾,当真是忠孝两全。”

    皇帝停下脚步。

    最近他越发不喜欢苏沁,但刚才电光石火间,苏沁大吼一声,让贼子分神,替他受了一刀,毁了容……

    惠妃走出内室,帮苏沁找换洗衣服,看到外面发呆的皇帝。

    “建宁是个好孩子,替朕照料好她。”

    皇帝遇刺、公主受伤的消息飞快传播,山庄中随行臣子携官眷探望,都被惠妃挡在门外,齐聚在花厅等待面圣。

    姚宛紧紧握着苏放的手,感觉他手心濡湿,心中更是紧张,脚步微微错乱,惹得苏放回头狠狠瞪了她一眼。

    皇帝从别院出来,见到花厅诸人,虚弱道:“太子也来了?身体好些了?”

    苏宜说:“儿臣担忧父皇。观刺客行事的手法,极似乱党残余的手法,恐他们还有后招。”

    苏放垂下眸。皇帝当初巡查云梦楼遇刺,他们还想借机陷害苏宜,原来皇帝早知道是乱党所为。也许乱党只是一个借口,就像这次一样……

    皇帝扶着张怀恩,坐在太师椅上,淡淡说道:“朕大病一场,精力有所不济,这件事就交给太子处理,世子从旁协助。查出乱党分子,一律格杀勿论。”

    “臣遵旨。”

    “儿臣遵旨。”

    皇帝闭着眼,“行了,朕累了,都回去。”

    张怀恩扶着皇帝起身,走到门口,皱眉,“陛下,天阴了。”

    耀眼的太阳被乌云笼罩,皇帝心头一片阴霾,“多事之夏。”刚说完,一阵大风扫过,紧接着大雨瓢泼。很快,外面水雾迷漫,庭前积了一小滩水。

    “下雨天留客,也罢。”皇帝转身,向花厅内室走去。

    皇帝去休息,剩下的人等待雨停。

    楚唯身后站着楚情楚筝,胡青苗跟着胡承志,苏放和姚宛坐在一起,苏宜一人站在门口,谁都没说话,气氛有些诡异。

    窗户大开,凉风吹来,众人纷纷拢起衣裳,纷纷看向苏宜。苏宜身上湿了大半,好像未觉――苏宜没开口,没人敢关窗户,只能咬牙挨冻。

    很快,雨停了。苏宜看着阴沉的天,低声说:“这场雨来的真不是时候。”

    很快,又下起雨。楚唯捂着腿,“太子殿下,老臣年迈,恳请先回去疗伤。”

    山庄没有轿子,没有步撵,花厅也没备着雨伞,楚唯只能淋雨回去。苏宜犹豫,“楚大人现在回去,无不可。”

    楚唯思虑一番,只好作罢。

    苏宜这才发现几人脸色发白,瑟瑟发抖,吩咐宫人紧闭门窗,点燃火烛。

    门窗隔绝外面绵绵雨声,苏宜问,“胡大人,今天之事,你怎么看?”

    苏放也看向胡承志,“胡大人身穿便服,今日不用当值?”

    胡承志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卑职不查,让护卫使混进外人,愿受军法处置。”

    “你先起来。等抓出幕后,再追究责任。你且说说今日护卫的安排。”

    胡承志犹豫。花厅中尚有女眷在,不适合谈及朝中事。

    苏宜随即又说:“你先好好想想,写出奏疏呈上来。”

    雨停时,已然天黑,皇帝睡醒,没有留饭的意思,众人纷纷告退。苏宜从楚情身边走过时,轻声说了句,“天下大雨,不知庄稼地里的小青苗长势如何。”

    大雨过后,风中充满幽凉潮湿的味道,苏宜纤瘦的背影像一根挺拔的竹子,消失在黑雾中。楚情恍然,十四岁的苏宜,真的不再是孩子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