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局势(1 / 2)

鹰扬德兰士瓦 沄中行 1354 字 2022-11-01

金伯利袭击事件的后果还在持续发酵,在米尔纳的幕后推动下,更多细节和证人证词被公布出来,其中最震撼当属阿什利和他手下逃回骑兵的证言。证词很严谨,所有士兵都作证,看到了手持德国毛瑟制式步枪的布尔军人。这种步枪当然是毛瑟96,毛瑟公司专门为德兰士瓦军方定制的。并且在金伯利遗留的弹壳,经过技术验证,出自德兰士瓦兵工厂的生产线。

    消息传到欧洲,英国国内顿时群情激愤,这是从十九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军队第一次惨遭国家军队的袭击。如果不是眼下正值在苏丹镇压马赫迪起义的关键时刻,要求立即向德兰士瓦宣战的呼声会更高。

    其实伦敦白厅的反应也很快,保守党首相索尔兹伯里侯爵收到电报立刻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布尔人的野蛮行径,措辞严厉地要求德兰士瓦立刻给出正式回答,否则视为已经不宣而战。紧接着,从英属印度殖民地紧急抽调的数千士兵,登船运往纳塔尔和开普敦。再然后大炮机枪弹药等军火物资,也开始从本土调运准备运往南非。更为严厉的是,英国开普殖民地不但在东开普铁路禁运一切军用物资,英国分舰队还在洛伦索马贵斯港外,强行扣留了从德国运往德兰士瓦的军火船。

    与此同时,美西战争正在打得如火如荼,尼罗河畔英国殖民军也正在进攻马赫迪武装,眼瞅着另一场大规模战争即将爆发。不,可能规模更大,德国已经就德国船只被英国军舰无理扣留,正式提出外交抗议,同时向非洲增派了两艘新式巡洋舰。

    做为当事的另一方,直到比勒陀利亚当局接到英国本土发来的最后通牒电报,才明白过来,原来事情已经变得这么严重了。官方反应当然是严正声明,纯属诬陷,但是到了这个节骨眼,这种话还有多少人信?至少绝大多数英国人都倾向不信。

    接下来双方没有选择炮战,而是展开了口水战。主动的一方英国不断抛出对自己有利的真相细节,不过却无法证实究竟是哪一支布尔军队干的。被动的一方德兰士瓦顽强反驳,但也没办法自证清白。最有效的办法,抓住逃到德兰士瓦境内的歹徒,可惜他们连是谁干的都查不出来。

    对德兰士瓦更不利的是,东开普铁路仍旧维持军火禁运,在非洲东部海域,英国舰队对进入洛伦索马贵斯港的船只,照旧登船检查。

    梁洪得知招惹出来的变故,真有点哭笑不得,居然有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忙着替他把屎盆子扣到别人头上。这些都是通过邦德发过来的密码电报知道的,现在他人在约翰内斯堡,正搜集统一金矿公司的情报。

    本来英布战争的爆发时间他是记得的,明年10月,德兰士瓦高原草木开始繁茂的季节。但是现在这么一搞,一切就都乱套了,没准明天就会突然爆发战争。于是梁洪不得不重新考虑,如果战争提前爆发了,他需要采取的对策。

    首先面临的就是粮食问题,英布战争爆发后的局面,有可能出现铁路的禁运封锁,整个德兰士瓦势必粮价飞涨。到时候布尔人很可能借口军队需要,彻底切断对土著部落的粮食出售。有粮才能招来兵,这种危机,决定了他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即使战争爆发也难以有所作为。

    其次就是他自己的战争潜力,战争打的就是钱、粮、人。这里面的钱,一方面是基地资金账户里的钱,另一方面就是现实世界里的钱,基地的钱用来造武器,现实的钱用来发饷买粮。周边可开采矿藏有限,基地目前还没有办法制造基地车,开设分基地暂时没有可能。目前每日一万五千元的收入看起来不少,但是一旦真打起来,消耗可就巨大了。至于现实世界的收入,可就更堪忧了,如果战争爆发,走私新达纳的收入很可能会锐减。命都保不住,谁还有心思开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