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镇国将军(2 / 2)

    而这次,更是卢象升亲自来的捷报,您总该信得过卢大人吧。”

    张广千是不相信李子霄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这样谎报战功的,而且还是这么大的战功,根本就无法造假。

    就算如今各地领兵的大明将领,都有虚报的传统,可也顶多是夸大,却绝不敢无中生有的。

    加之这才捷报是卢象升代为送来的,说明已经得到卢象升的证实。

    王承恩觉得张广千说的有道理,他料想李子霄也不敢如此欺君的,而且他对于卢象升对崇祯的忠心,也是非常知道的。

    要说,别人会谎报战功,但是要想让卢象升代为谎报战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此说来,这份捷报十有**是真的。天啊,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岂不是说李子霄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连续取得了两次大捷,前后歼敌无数,连闯贼本人都栽在他手里,连帅旗都被夺了。”

    说到这里,王承恩都有些不知道要怎么说了。

    这个李子霄,真是让人震惊,总是会给圣上送来意外惊喜。

    王承恩可是知道,上次李子霄入京之后,崇祯也是难得笑过一次,因为李子霄给崇祯送来了百万两白银。

    这次,他在河南的两次大胜,击溃了闯贼数万大军,虽然没能彻底歼灭乱匪,但至少削弱了乱匪的实力,为卢象升争取的足够多的时间。

    单就凭这两场胜利,李子霄想不加官进爵都难。

    王承恩甚至已经想象到,待会崇祯听到这个消息时,高兴的模样了。

    寝殿里,崇祯也缓缓醒了过来。

    崇祯伸了个懒腰,他已经好久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了。

    醒来后,他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此前,太医就一直婉转告诫他,要以龙体为重,避免过度操劳,可是他真的做不到。

    他不想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败在他的手里,所以他一直提醒自己要勤勉,可是传来的全都是坏消息,就没有几个好消息。

    关外的日益强大的鞑子,国内怎么剿都剿不完的乱贼,还有一年又一年的各种天灾,真的压得崇祯喘不过气来。

    崇祯因为身体太过疲倦虚弱,他都已经好久没有再宠幸后宫中的妃嫔了,而且他也实在是没这个精力宠幸妃子。

    他整日里忧愁,为辽东忧愁,害怕鞑子再次入关,为中原局势忧愁,心身疲惫。

    长时间下来,在这种忧愁,烦躁和惊恐的状态下,崇祯还要日夜不停的批奏折,处理朝廷政务,身体不垮都没天理的。

    崇祯身体虚了,力不从心,他就吃补药啊,反正皇宫里就不缺那些百年人参什么的大补药了。

    这补药他倒是吃了不少,稍微补补还行,可是要是补多了,反而严重损害崇祯的身体。

    昨日崇祯收到杨嗣昌从四川来的捷报,他突然就感觉精神振奋了许多,甚至突然想喝酒。

    他就让王承恩送来了一壶好酒,痛饮了几杯,然后拉着王承恩说了许多的话,接着一觉沉沉睡去,一直睡到现在。

    崇祯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光色,已经快到中午了。

    在贴身小太监的服侍下,崇祯脱下杏黄色的睡袍,换上了一件明黄龙袍,又系上了一条玉带,这才踱步出了寝殿。

    崇祯刚一出来,就见王承恩和张广千两人,一脸喜色的赶过来。

    “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王承恩和张广千齐声说道。

    崇祯笑了笑,对着张广千说道:“难道又有好消息?”

    “陛下,官军又打胜仗了,”

    “又打胜了?”

    崇祯一阵哈哈大笑,说道:“快说,这回又是朕的哪位猛将打胜仗了,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

    崇祯还以为是四川传来的捷报,实在是几天前崇祯收到卢象升的汇报,认为此时的河南已经彻底糜烂。

    他对于李子霄并没有抱太大指望,只寄希望于卢象升在开封完成大军的召集,然后去平叛。

    “回陛下,这次不是四川,而是河南传来的捷报?”

    “河南?卢爱卿不是还没有抵达汝州吗?”崇祯疑惑的问道。

    “陛下,你忘记了,李子霄大人现在可是率军,就在汝州和闯贼作战呢。

    三日前,在伊阳大败闯贼,歼敌过万,夺了闯贼帅旗,就连闯贼本人也下落不明。”

    “你是说李子霄击败了闯贼?”崇祯的笑声停止,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

    “可是李子霄手里不是只有几千人马嘛?

    朕都没指望他能拦住乱贼们,只要他能守住汝州城,坚持到卢爱卿率领大军抵达,朕就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你们告诉朕,李子霄不仅守住了汝州城,连伊阳都没丢,还击败了乱贼数万人,歼敌过万,闯贼本人都下落不明。

    你们朕能相信嘛?”崇祯也不相信的说道。

    “回万岁爷,奴才一开始听了,也是不相信的。可是这份捷报,乃是卢大人让人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的。”

    “卢爱卿的奏折呢?快给朕看看。”

    崇祯迫不及待的接过张广千递过来的奏折,打开看起来,片刻之后,便放声大笑。

    “哈哈哈!”

    一连笑了好一会,崇祯才走到一个宫女,捧来的水盆前洗了手,回到御座上。

    “确实是卢爱卿送来的奏折,这么说,李子霄还真在河南击败了闯贼啊!”

    大笑过之后,崇祯心情十分舒畅,他好久没有这么舒畅过了。

    崇祯对于李子霄的印象,本来就不错,上次他血战鞑子,还给他送来百万两银子。

    “如此忠勇之臣,朕必须重赏,李子霄作战勇猛,忠心耿耿,当予嘉奖,就敕封李子霄为镇国将军,授镇国将军印!”

    王承恩和张广千听到崇祯居然一开口,就给李子霄敕封为镇国将军,立即都有些怔住。

    镇国将军既然有将军印,那就是挂印将军。

    大明的挂印将军不少,不少总兵都敕封将军封号,授将军印。

    如祖大寿在锦州,就敕封前锋将军,挂前锋将军印。再如前山海关总兵满桂,就曾挂征虏将军印。

    此外,得到敕封将军号授印的有不少,秦良玉曾得到敕封镇东将军,并授印,其子马祥麟敕封骠骑将军,并授印。

    在那些敕封挂印的将军里,基本上都是总兵。

    虽然朝廷没有严格规定,只有总兵才能挂印,就算不是总兵,也能挂印,但能挂印的基本上都是总兵。

    挂印的诸将中,也只有马详麟是以副总兵衔,挂骠骑将军印。

    但人家身份有些特殊,一来人家是当地土司,二来四川的秦、马两家,以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屡屡兵勤王讨逆。

    这个敕封将军,有很大部份是来自于对马详麟家族的封赏。

    可人家马祥麟再怎么着,也是一个副总兵,才敕封骠骑将军印的,而李子霄却只是一个刚刚晋升不到半年的参将而已。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