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人头滚滚,心虚的崇祯(2 / 2)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谁还敢主动投降鞑子,给鞑子开城带路,到时候本爵不介意,再杀一批人。

    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大明百姓数量虽然急剧减少,但也绝不缺这些卖国贼。

    一个有权势,有身份的卖国贼,所造成的损失,甚至比百个鞑子更严重。”

    李子霄望着前面已经被鲜血染红,满是无头尸体和脑袋的行刑场,低声自语道。

    …………………………

    而就在李子霄在涿州城逗留了两日,清算城内那些卖国贼时,崇祯在京城却已经急的焦头烂额。

    原因就是,鞑子的两路十几万大军,在东西两面包夹着京城,可他召集的三路勤王大军却迟迟不到。

    到现在,距离鞑子入关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可是,除了之前京城周围的十几万明军,已经聚集到京城外,其他各路勤王大军,都不曾赶来。

    不说李子霄了,此时的山西总兵贾长鸣,山东总兵刘泽清,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都不曾率军赶到。

    就连距离京城最近的,宣化总兵李辅明,蓟州中协总兵唐通,西协总兵白广恩等将领率领的十几万人马,到现在也还没赶到京城。

    这让崇祯在焦急的同时,也感到极为愤怒。

    彭!

    皇宫内,崇祯的御书房内,此时传来一阵闷响,崇祯在发脾气,将书桌上的大堆奏章,全部扔到地上。

    “全都是一群废物,朕的勤王令都已经发出去这么久了,竟然到现在,一路勤王大军,都还没到,朕要他们有什么用。”

    崇祯气喘吁吁的坐在龙椅上,咆哮道。

    “圣上,你先消消气,喝口茶,别气坏了身子。”

    王承恩赶紧端来一杯茶,安慰崇祯,说道。

    “朕那还有心情喝茶,不喝。”

    崇祯愤怒的一挥衣袖,直接将王承恩端来的茶杯打落。

    “吴三桂,李子霄,和刘泽清他们,距离京城较远,赶来的慢,也就算了。

    可李辅明,唐通他们的驻地,距离京城不过两百来里路,快的话,两三天就应该能赶来。

    可现在呢,半个月都过去了,朕还没见他们的踪影,他们到底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官员。

    难道非要等鞑子攻入京城,杀了朕,他们才来给朕收尸嘛!一群不中用的东西。”

    崇祯这一次是真的被气怒了,咆哮声传出老远,吓得那些太监宫女都不敢靠近这里,也就只有王承恩敢来。

    吼了半天,生了半天气的崇祯,也感觉到有些累了,坐到龙椅上,穿着粗气休息。

    “圣上,你喝口茶,润润嗓子,气大伤身,你可要保重龙体啊!

    几位大人一定是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不然他们一定早就赶来了。”

    王承恩不厌其烦的,又给崇祯沏了一杯茶,送过来,并安慰崇祯说道。

    “他们能遇上什么麻烦,鞑子的大军都在朕的眼皮底下,又没围住他们……”

    崇祯继续不满的说着,但这话说到一半,他便自己停下来了。

    因为,他也想到了李辅明和唐通,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无非就是钱粮。

    如此一来,反而让崇祯心里好受了一些。

    因为他觉得,他手下这些大臣或许是真的遇到了麻烦,才没能快速赶来勤王,并不是故意拖拖拉拉,对他开始阳奉阴违的。

    这其实是崇祯开始心虚的表现,他担心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开始慢慢对手下将领,大臣,失去控制了。

    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李子霄,崇祯真心害怕再出第二个李子霄啊!

    看到崇祯平静下来,王承恩赶紧递上新的一杯茶。

    这一次,崇祯没有再拒绝,因为他真的感觉口渴了,吼了半天,嗓子都嘶哑了。

    崇祯喝了一口茶,然后看向王承恩,冷声说道:“你派人立即出城,想办法找到李辅明和唐通,告诉他们。

    他们要是再赶不到京城,朕就撤了他们,砍了他们的脑袋。”

    “是,臣这就去办。”

    明朝的太监对皇帝时,都不称奴才的,和官员一样,也是称臣的,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别样的称呼。

    小太监没资格称臣,但也不称奴才,称小的,或和百姓一样,称小人。

    只有遍地是奴才的大清,人人才这样称呼,大家不要被影视和鞑子修的‘明历’所误导。

    “等等。”

    王承恩还没走出几步,就被崇祯叫住。

    “圣上,还有何吩咐?”

    “顺便去将兵部尚书陈新甲叫来,朕有事问他。”

    “是。”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