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大明,不议和(2 / 2)

    他们假意和大明议和,就是想让崇祯放松对关外鞑子的警惕,然后可以从山海关调兵,去对付李自成。

    这样一来,鞑子大军想要攻克山海关,杀入关内,就要容易很多。

    面对鞑子使者的花言巧语,崇祯也不是傻子。

    这么多年,大明在鞑子身上吃了多少亏,鞑子想要入主中原的野心,早就昭然若揭。

    这个时候,崇祯要是真的相信了,这个鞑子使者的话,才真叫怪呢!

    崇祯虽然一时,也没想明白,鞑子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但他相信背后一定有阴谋。

    此时,崇祯庆幸没有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召见这个鞑子使者。

    要不是,这个鞑子使者这番求和的言论一出,恐怕整个大明朝廷的文臣武将,都要赞同和鞑子议和,甚至为之欢呼了。

    可是,崇祯心里并没打算和鞑子议和。

    于是,崇祯望着下面这个鞑子使者,一字一句的说道:“大明,不议和。”

    “什么?大明的皇帝,你说什么!”

    这个鞑子使者也没崇祯的这句话惊呆了,一时都怔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崇祯会是这样答复。

    按照这个鞑子使者来时的想法,这些年来,明军和清军作战,基本上就没赢过。

    反倒是鞑子这边,屡屡击败明军,甚至数次入关劫掠,将大明整个北方糟蹋了个遍。

    而现在,大明国内更是乱寇四起,最强的两支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坐拥几十万大军,甚至都已经称帝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抛出橄榄枝,主动和崇祯议和,想必崇祯一定会欣然答应的。

    甚至哪怕是,他们趁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到时候崇祯也会让步答应的。

    比如,让崇祯想办法,诛杀李子霄。

    就如同当年,鞑子让人陷害袁崇焕,让崇祯杀死袁崇焕那样,他们打算故技重施。

    前段时间,代善,多尔衮等鞑子王公大臣们,早就让他们安插在大明朝堂上的内奸,多次在朝堂上,向崇祯陈述李子霄的罪责。

    向崇祯讲述李子霄有谋逆之心,不可不除的必要,可是崇祯却一直都没对李子霄下手。

    鞑子们也是被李子霄的白龙军打怕了,此时鞑子当中,不少人都对白龙军生出来惧意。

    这放在几年前,完全是不敢想的。

    那是的的清军,自以为天下无敌,什么对手都不放在眼中。

    所以,鞑子们便想再借崇祯的手,杀死李子霄。

    崇祯迟迟不肯诛杀李子霄,这让鞑子们以为,是崇祯不想杀李子霄,想继续用李子霄对付他们。

    这一次,鞑子索性向崇祯提出议和。

    就是要告诉崇祯,你看,咱们都议和了,你还留着李子霄。

    李子霄手握如此重兵,难道你不担心他造反吗?赶紧把他杀了吧。

    而且,咱们都议和了,你还不赶紧调山海关的吴三桂,去剿灭李自成那些叛军。

    鞑子的如意算盘,打的倒是很不错。

    但可惜,完全是鞑子他们自己误会了,不是崇祯不杀李子霄,他早就想杀了。

    可惜,李子霄不是袁崇焕,早在几年前,李子霄就已经对于朝廷的命令和崇祯的旨意,阳奉阴违了。

    说白了,崇祯已经调动不了李子霄了,更别说让李子霄入京城,趁机诛杀他了。

    李子霄根本不会上这个当的。

    要不是,李子霄一直没有造反,甚至一直在积极的抵御鞑子,数次和鞑子血战。

    这也让崇祯很苦恼,对李子霄是爱也有,恨也有。

    李子霄不主动造反,崇祯又杀不了他,就更加不愿意将其定为叛逆,那不等于逼他反嘛!

    索性,就这样放任下去了。

    结果现在,这个鞑子使者刚刚提出,想要和大明议和,

    他甚至连后面,那些想好的苛刻条件,都还没来得及讲出来,崇祯就直接拒绝了。

    崇祯冷着一张脸,盯着这个鞑子使者,再次说道:“怎么,朕说的不够明确吗?

    朕拒绝你们的求和,朕从没承认过你们所谓的大清,在朕的眼里,你们就是一群叛逆。

    关外一直都是大明之地,是朕的辽东都司,不是你口中的大清国。

    你们只不过是一群叛逆,有何资格和朕议和。

    想要停战,那就让努尔哈赤的余孽子孙,向朕投降。

    朕只接受投降,不接受议和。”

    说着,崇祯站起身来,站直了身子,不怒自威,望着那个鞑子使者。

    这一刻的崇祯,是威严的,完全看不出之前的疲惫模样。

    哪怕是,崇祯心里很清楚,他的这次拒绝鞑子议和,等于将大明往悬崖边上去推。

    可他依旧毫不后悔,因为他记得自己祖宗的遗训。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不会允许自己向鞑子屈从,这是他作为大明皇帝最后的尊严。

    “你回去告诉建奴,只要朕还在位一日,还活着一天,他们建奴就别想入关。”

    崇祯望着那个鞑子使者,坚决的说道。

    “疯了,崇祯疯了。”

    这一刻,这个鞑子使者在心里,就是这个想法。

    “好,大明的皇帝,你的话我一定转告。告辞!”

    这个鞑子使者看到崇祯如此坚决的态度,也就知道没什么继续往下谈的必要的,果断离去。

    鞑子使者离去之后,崇祯重新重新坐回龙椅,脸色也显得疲惫,没有了之前的精神。

    “承恩,封锁鞑子使者想要求和的消息,不要传出去,省的那些大臣又不断上书哀求。”

    崇祯对着一旁的王承恩,说道。

    “是,老臣下去安排。”

    王承恩应道,离开崇祯的御书房,下去安排这件事去了。

    王承恩也万万没想到,崇祯竟然一口回绝了那个鞑子使者的议和要求,换成任何人都会觉得惊讶。

    毕竟,此时大明的情况,崇祯要是能和鞑子议和,腾出北面明军边军精锐,或许还有剿灭李自成这些乱军的机会。

    可惜,崇祯从没相信鞑子,也没打算相信鞑子。

    (本章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