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世界之我见(1 / 2)

踏道高歌 袁四爷 501 字 2022-11-05

传统、最原初定义的道士自然是道门修士。现实中的道士是道家学说以及道教信仰的承载者,自三教归一以来,在中国精神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哲学思想更是东方思维方式的根基之一,与本书中描绘的臆想化的道士世界自然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借鉴是不可避免的。

    古典仙侠离不开‘道’,离不开道士,离不开神话传说。唐传奇,杂剧话本,志怪小说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无论哪个年代,无论你从哪个途径看到某种仙侠概念,只要你肯钻研,你多半会发现与之类似的概念、设定、想法其实在若干年前已经有前辈探索过。几百年前的古人的想象同样丰富。

    追星逐月,餐霞饮露符合很多人对仙人的想象。超然物外,不染尘埃,是我们理想中仙侠的形象。古朴的描写,典雅的行文是古典仙侠小说的特征,也符合作者自己的审美,从骨子里觉得这才是仙侠,这几就是传统与传承。

    但是时代在进步,需求在改变,在文笔力求直白简练的同时,我们也在重新想象一个新的仙侠的庞大世界。

    古人的文字已经登峰造极,但对世界的认知无疑受到时代的局限,所以笔下的修行者虽然看似无所不能,但其实有时候在很多方面略显无能。比如,当有大量修行者存在时,他们彼此间的交流方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飞剑传书上。又比如,修行者知天知地,不应该不知道光谱的存在,不应该不了解声波的差异,不应该不懂得微生物的作用,诸如此类。(如果设定世界的基础物理与现实截然不同,没有这些,当然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