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非鸿踏雪泥(1 / 2)

第四节

    滴滴滴,滴滴滴。发报机的响声在宁静的夜里听得格外清晰,电波划破夜空,传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和中央联系上了么?”王司令员焦急地问道。报务员摘下耳机,摇了摇头。龚参谋长安慰道:“老王,别着急,反正已经缴获两部电台,有了通讯工具,早晚会和中央联系上的。没有中央的指示,我看咱们还是按照既定方案行事吧。”

    说实话龚先楚目前是最不想和中央联系上的,因为长征开始后中央给他的任务是配合陈义,项应,贺常等人在敌后继续发动武装斗争,等待中央红军2、3年内打回来。现在自己要离开苏区去追赶中央红军,上级这一关肯定不好过。可留在苏区后果可以想见,凭龚先楚的军事知识判断,一旦白军采取分割战术,把红军同老百姓及彼此间相互割离,部队覆灭是早早晚晚的事儿,能保留几百人的红军就不错了。

    谭政委也是这个意见,思想统一就好办了。稍后连夜召开营连以上干部扩大会议,进行了总动员。在动员会上张慕癞提出轻装前进的想法,因为他知道中央红军就是因为携带坛坛罐罐太多造成部队行动迟缓才在湘江战役吃了大亏。在座的指战员均是身经百战的战士,军事素养较高,一点即透,也都表示赞同。会议最后决定,按照中央红军走过的道路,分两路前行,互为掩护与接应,力争尽早赶上大部队。作为精锐部队,独一营又领到了先锋任务,这一次的目标是于都河孟口浮桥渡口。

    于都孟口。

    在中央红军长征渡过于都河(贡河)的八个渡口当中,这里地形开阔,适合大部队快速通过。缺点是隐蔽性不够好,一旦被敌人发现,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1934年10月17日傍晚至18日拂晓,毛委员、朱总司令、周副主席随同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就是从孟口至古龙嘴的浮桥渡过于都河,经于都的黎村、上坪、畚岭等地,于20日到达安远合头。距离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已经一个多月了,目前这里由敌10师1团2营控制。

    敌营长认为红军大部队都已逃跑,剩下残兵败将不足为虑,因此将兵力分散在渡口两侧,自己本人则跑到于都城内花天酒地去了。第10师3团赵龙江部被全歼后,于都城内的敌人开始警觉,严令各部长官马上返回驻地,严防红军突袭,敌2营营长这才带着马弁恋恋不舍地离开城内翠香楼小桃红的香闺,一路上骂骂咧咧地回到东门外的驻地。有察言观色,善于见风使舵的部下赶紧张罗了酒菜,陪着营长喝起酒来。酒喝正酣,丑态毕露,纷纷脱光上衣,脸红脖子粗地划起拳来。

    张慕癞率领独一营赶到孟口时候,发现敌人并没有明显的加强警戒,犹自不敢相信,深怕是敌人的陷阱。当即命令队伍暂时隐蔽,亲自带领化妆后的警卫连前去探个究竟。

    冬日刚下过小雨,道路湿滑泥泞,冷风刺骨。敌哨兵正抱着膀子来回跺脚取暖,听见动静立即拉上枪栓,端枪警戒起来。发现是一行装备精良的正规军,立时有所松懈。向着率先走过了的年轻长官行了个士兵礼,询问道:“长官好!不知贵部是哪一部分的?有何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