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1 / 2)

第二节再临险境

    张慕癞在接到向马鬃岭行军的指令时就已经意识到这是针对前段时间自己的锋芒毕露引来的阴招。原本历史上这项任务是由红9军团来完成的。由于自己的异军突起,又和毛委员过从甚密,有些人这是打算把红8军团作为壁虎的尾巴来断尾使用啊!

    “如此也好”,张慕癞想着。“跟着中央红军主力安全上有保障,但今后立功的机会一些人恐怕不会让自己轻易获得,反倒是离开大部队,一切均由自己做主。在周、黄、罗三人的鼎力支持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战略部署能够有更大实现的机会与可能。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来了!”

    就在红8军团到达苟坝马鬃岭后,朱得总司令的电报又到了。总司令再次命令红8军团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枫香坝至长干山至坛厂路上)摆放露天标语,路侧点燃蒿草冒充炊烟,同时尽量散发消息,伪装中央主力将在此地区诱骗中央军向北攻击,红军将集中主力将其消灭的模样,掩护真正的中央红军主力秘密迅速向南转移。

    红8军团接到命令后,周坤军团长召集政委、主任以及2个师长商议。随即按照命令分头行动起来。张慕癞带领22师独领一路任务,向乌江以北的金沙行进。

    “刘政委,你是老政工,宣传这块就全托付给你了。可以贴标语、喊口号、大肆扩红,总之要让敌人相信我们就是主力,我们还要北渡长江,与2、6军团会和。我负责训练部队,力争让补充进来的战士快速形成战斗力。”张慕癞停下战马,对刘士元政委说道。

    “放心吧,师长,指挥打仗我不如你,搞这个你可就不如我了。保证完成任务,肯定让敌人摸不清头脑。”刘政委兴奋地说道。来到红22师后,每次张慕癞都身先士卒地去打仗,自己只好老老实实地做好后勤工作。这回有机会独当一面,当然要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让战士们认可自己,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融入这个集体当中。

    工作热情得到彻底激发的刘政委干的有声有色。在去往金沙途中大造声势,指挥宣传队的政工干部战士大张旗鼓地贴标语喊口号,为了迷惑敌人的侦察,用红布制成许多旗帜,插上各个山头,配合号兵,旗舞号鸣,仿似漫山遍野都有红军一样。

    张慕癞则利用这难得的练兵机会组织各个部队开展长途拉练。每个战士都强化负重,演练行军作战阵型。部队忽聚忽散、忽东忽西,飘忽不定。一些行军途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得到纠正,部队间配合越发的默契,通讯顺畅,如臂使指。

    这天师部达到白腊坎、南北镇一带,张慕癞派穆森跟随骑兵团侦察连去调查经湄潭和凤岗去湘西北的路线。穆森不解,问道:“师长,为啥让我去呀?有侦察连去就够了,我还要保护你呢?不想去。”

    张慕癞语重心长地说:“穆森同志,这是一件光荣的任务,是为了发挥你的长处才让你去的。你沿途多多接触百姓,不管穷苦的还是富裕的,要一视同仁,多多宣传咱们中央红军和2、6军团会和的的美好前景,例如队伍壮大、衣食无忧、根据地更加广阔、敌人稀少、老百姓拥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