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1 / 2)

第一节当仁不让

    蒋委员长为防止中央红军与红4方面军会合,电令川军刘厢部加派兵力务必阻止张国涛部红匪南下接应北上之红匪主力,同时命令中央军薛岳部迅速渡金沙江北上,从背后压迫红军。令川军杨森部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妄图利用大渡河的险峻,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使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在积极围剿红匪正规部队的同时,蒋委员长并没有忘记活跃在国统区的广大华共地下党。指派手下复兴社干将戴雨农一方面着手暗杀华共重要人员,另一方面大肆搜捕国统区地下党。

    整个西昌地区的地下党组织由于对敌经验不足,被复兴社嗅出踪迹,遭受重大打击。很多地下党包括地委书记、交通员等重要人物被捕就义,同川省省委的联系中断,未被捕的地下党员都被迫疏散回原籍活动。

    按照5月20日中革军委作出的原定计划,中央红军首选大道,即从大树堡至富林一线渡过大渡河,并且已经派出了以刘伯城为司令员、聂荣真为政委的北上先遣部队进行侦察探路。

    就在先遣团前出侦察的时候,礼州、冕宁的地下党听说中央红军主力北上路过这里,礼州地下党派出刘延凯、冕宁地下党派出李祥云先后找到红军,为红军介绍了当地的民情、敌情。

    在泸沽一带,李祥云与红军先遣侦察组取得联系,及时将当地的敌情、社情、泸沽到大渡河的路线以及地下党等有关情况向红军作了详细汇报。李祥云熟悉冕宁,更与彝族头人关系良好,对于走冕宁过彝区这条道路特别作了介绍。

    刘伯城、聂荣真得知李祥云等地下党同志的情报后,立即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敌人已经判断到红军将走泸沽至富林大道,把富林作为防守重点。红军若走富林渡河,正好遭遇敌人主力,不易成功,更容易被迫陷入与石达开同样处境,或许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而二人火速向军委提出改变行军路线,走冕宁到安顺场这条小路的建议。

    “侦察情况就是这些,大家议一议,究竟该如何决断。”毛泽冬浓重的湘省口音很重,好在张慕癞和他相处日久,倒也听的明白。

    “我觉得敌情已经很明了,我们不能再和敌人硬碰硬的厮杀,犯第五次反围剿的错误,还是避实就虚,走小路好。虽然道路崎岖难行,可咱们红军战士什么险峻路途没有走过。”率先说话的依然是朱老总。

    “我也完全赞成朱老总的意见,比起与中央军磕的头破血流,我更愿意走路嘛!”周嗯来副主席说话一如既往地风趣幽默。

    “要是咱们之前少绕一些圈子,少走一些弯路,早就渡过大渡河了,何至于落到这个地步!”红1军团的林标小声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