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连环毒计(2 / 2)

        他的声音里带着背井离乡的疲惫,也有着让人憧憬的希望,那三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塞外啊,可现在我们的身份已经暴露,回去,只怕有死无生啊!”

        萧芹摇摇头,温和地看着三人,眼神中带着一种极其柔软,让人心安的力量,三人不知不觉间竟然安静了下来。

        “不会的。你们这次回去,有功无过,非但不会丧命,还会立功得赏。”

        三人惊诧地看着萧芹,不明所以。萧芹拿起身边的一把折扇,轻轻地摇动着。

        “你们之所以担心回去丧命,是因为你们是奸细。你们之所以被认为是奸细,是因为领兵之人说的。对吧?”

        三人点点头,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可争议的。

        “若是领兵之人才有问题,他们纵兵烧杀抢掠,杀良冒功,暗自通敌。而你们发现之后进行劝阻,他们非但不改,还想杀人灭口。

        你们冒死冲出军营,回京城报信,你们说,这是功,还是罪?”

        三人震惊了,看着萧芹那温和的脸,忽然觉得这人虽然比那个军中的文玄真人年长,但这股子让人信服的劲怎么那么像呢?

        不过他们还是有疑虑的,这事太大了,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让他们放心的。

        “可萧风和戚继光会辩解的啊,他们有全军作证,而且假的真不了……”

        萧芹哈哈大笑,像是听见了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一样。

        “假的真不了吗?未必吧。萧风和戚继光当然会辩解,甚至有全军作证,但全军作证,全军被屠的事,历史上还少吗?

        领兵之人,败了就是罪,只要他们在我这里战败了,那他们先就有了罪,剩下的,还不是随人去说吗?

        只要他们败了,他们就死定了。如果被我杀了,那他们就没法回去京城辩解,自然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他们侥幸逃生,那我自然会放出风声,说他们是我故意放走的,因为我要让他们当内应,去攻打京城!

        至于杀良冒功这事,就更好办了。他们被你们发现,自然就不敢冒功了,但杀良吗,他们不杀,我可以替他们杀!”

        刘家村,一个位于古北口和密云城之间的小山村。村里人已经听说了古北口被攻破的消息,但他们仍然没有逃离。

        这不是他们胆子大,或是他们傻,而是现在路上都是鞑靼人的骑兵,一旦上路,生死难料。呆在村子,反而会安全一些。

        村子不大,又隐藏在山林之间,远离大路。这次鞑靼人攻破了古北口,县城内有很多百姓和富户,他们抢都抢不过来,应该不会再搜山了。

        何况前两天村长下山,听说朝廷派了援军来,鞑靼人也正在准备向密云城挺进,那更不会有心思搜山了。

        像刘家村这样的山里村子,大都抱着这种想法。他们很谨慎的不起火做饭,而是尽量吃一些过年时做下的熟食。

        只在晚上才偷偷的在屋子里生火,挡住火光就行,烟在夜间是看不到的。

        清晨,村长到村边的泉眼打水时,忽然看到山下的大路上有一队骑兵,他吓得赶紧趴了下来,在树木从的缝隙中观察着这支队伍。

        是大明的服饰!大明的军旗!军旗上高高的飘扬着“戚”字!

        村长一阵激动,但他毕竟饱经沧桑,正在犹豫着要不要下山问询时,一匹探马已经沿着草木间隐蔽的小径冲了上来。

        那探马冲到半山腰,看见了隐隐约约在山间散落的房子,顿时惊喜的大叫起来。

        “房子!这里是个村子!”

        随着这一声,几百骑兵顿时停住了,领头的将领小声吩咐几句,分出一百人左右跟着探马冲上山坡,剩下的继续向前,四散搜索。

        村长眼见军队已经冲上来了,知道难以隐藏,赶紧跑上去拦住探马。

        “军爷,军爷,小人是本村村长。小人等期盼朝廷天兵,望眼欲穿啊。各位军爷是渴了累了吧,小人这就让村里人准备茶饭,供奉军爷们。”

        那个探马看了他一眼,又看向山林间的村子,脸上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