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真假冤情(2 / 2)

        听着三人所说,也是一番道理,一时间除了丁汝夔坚决不信外,其他大臣都面露难色,不知该如何表态。

        严嵩趁热打铁地看向陆炳:“你说你的锦衣卫不会欺瞒你,我倒要请问一下,若此三人真如你的锦衣卫所说,是奸细。

        那他们逃脱后,就该留在鞑靼人军中,何必要回来送死呢?

        此事双方均无旁证,是死里逃生跑回来揭露萧风的军官可信,还是你那两个被萧风下跪就出来的锦衣卫可信呢?”

        这番话当真毒辣,严嵩先不纠缠萧风是奸细的事,而是咬死杀良冒功的事。

        在双方均无旁证的情况下,与萧风并无恩怨的军官,自然比受了萧风救命之恩的锦衣卫说话可信一些。

        陆炳也陷入了沉默,他此时并无更有力的证据,能证明两个锦衣卫的话是真的。

        他信没有用,严嵩同样了解嘉靖的多疑,关键是句句话都在讲理,这三个军官的表现看起来也挺真实,让嘉靖不得不考虑这种可能性。

        昨天陆炳的解释,让嘉靖确定了萧风不会是奸细。但杀良冒功,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有。嘉靖虽没上过战场,但他熟读史书。

        人在战场上是会变的,很多人在生活中很善良很腼腆,但到了战场后忽然巨变,像发了疯一样嗜血。

        萧风从没上过战场,忽然被血腥的厮杀刺激,红了眼睛,一时失去理智,纵兵屠村并非完全不可能。

        等萧风清醒之后,以他的智商,一定会迅速想办法弥补,而将被杀的村民说成是鞑靼人的伏兵,无疑是最佳的方案。

        嘉靖在心里原谅了萧风,是他把这个毫无经验的师弟推上了战场,即使萧风真的一时发疯,他也决定不予追究。

        但戚继光,你又不是我师弟,又不能帮我成仙。萧风毫无经验,你是干什么的?他发疯,你也跟着发疯吗?

        还不是从心里就想杀良冒功,欺君罔上!所以如果这事是真的,你肯定是要满门抄斩的!

        严嵩微微冷笑,这一局,儿子赢了一半了。听说戚继光已经被迫往古北口方向去了,他一定会在那里全军覆没的。

        即使他侥幸逃生,回来时等着他的,也将是杀良冒功的大罪!

        至于萧风,以严嵩对嘉靖的了解,只要能证明萧风不是奸细,嘉靖是不会把萧风怎么样的。

        但有了这样难以洗刷的污点,他以后永远也不要想上朝堂了,只能老老实实地躲在嘉靖的影子里,当一个修仙炼道的说明书。

        当然,这一局赢得代价很大,自毁长城的后果就是让鞑靼人长驱直入,可能会把京城周围抢得毛都不剩。但那有什么关系?

        鞑靼人不过是流寇罢了,他们抢完就会走。百姓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很快就会再长出来。

        到时候京城还是繁华的京城,万岁还是英明的万岁,首辅还是倚重的首辅,严党将再次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

        就在所有人各怀心思的时候,门外的小春子急匆匆的跑到门口,向黄锦示意有急事。黄锦请示嘉靖后,让小春子进来禀告。

        “启禀万岁,顺天府尹郭鋆,带着七十余名官兵,在西苑外跪拜请旨,为萧风和戚继光杀良冒功一事申冤!”

        严嵩大吃一惊,柳台也愣住了。那三个正在慷慨激昂的军官,脸色忽然变得煞白。

        嘉靖猛然睁开眼睛,然后又微微半合上,嘴角挑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陆炳,七十多人太多了,你去,让郭鋆带上五个人进来吧,其他人,就在西苑外等着。”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