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修缮图纸(2 / 2)

        他带着妻子儿女们离开京城,那些小妾本来就不是什么安分人,他也养不起了,就干脆都遣散了。

        他老家里还有祖宅,至少可以容身。他经商的本事还在,慢慢地总会好起来的。

        回到老家后,他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做一些小本生意。

        做生意需要本钱,他也曾找人借过钱,但没人肯借给他,因为他风光无限时确实有点太嚣张了,在老家也没什么好名声。

        他想到了赵文华,这些年他送给了赵文华多少钱,借一点过分吗?我做生意赚钱了会还给你的。

        赵文华回信告诉他:很过分,这么无理的要求,以后就不要提了。另外,谈新仁是谁?本官不记得。

        谈新仁气的七窍生烟,又无可奈何,只好继续靠小生意养家糊口。为了激励自己,他时不时地翻看过去的资料,为自己重做大生意做准备。

        然后有一天,他在营造队的图纸里看到了一张草样。

        草样的意思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画出一个差不多的图来,然后用户会在草样上提出意见,最后出了成图后,草样就没用了。

        可这张本该丢掉的草样,却被营造队长留在了图纸里,也许是忘记扔了,也许是还没顾得上扔。

        谈新仁虽然不算优秀营造专家,但他见过很多猪跑,所以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一眼就看出这是他曾经接过的最骄傲的工程。

        明代皇宫修缮,不同于很多公共建设项目,会启用大量的民夫徭役,而是往往会找营造队伍来做。

        一方面是因为修缮是个细活,民夫未必能干好,就算勉强干了,也没有专业营造队的品质好。

        二是皇帝修皇宫这事儿吧,历来文官都会跳出来反对一下,劝皇帝要节俭,要体恤老百姓不容易。

        总之是不要劳民伤财。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吧,这是优秀文官此时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操作。

        所以皇帝只要不是很穷,工程不是很大,经常是一赌气就掏出小金库来,怼到文官们的鼻子上。

        老子自己花钱找人修,不花国家的钱,伤财也是伤老子自己的财,你们就闭嘴吧!

        老子找人干活是给钱的,也扯不上劳民,不信你看看,他们都抢着给老子干活,乐得不得了!

        像这样油水很大,又要有相当强的资质的招标项目,作为包工头之首的赵文华,肯定是不能容忍废水外流的。

        所以赵文华和谈新仁轻车熟路的拿下了这个工程,修修宫墙,修修地面,轻松简单,两人都很是赚了一笔。

        当然谈新仁就如张天赐所说,肯定是不会上手干活的,一切工作都是营造队长主持的,他只负责跪舔吹拍,搞定上层关系即可。

        所以这张草图谈新仁之前就算见过,也没怎么注意过,此时无聊,却认真仔细地看着,回忆往昔的荣光。

        看着看着,谈新仁就坐直了身子,张大了嘴。赵文华这是想要干什么,这工程都敢偷工减料吗?

        这草图上明显有后标的一些文字,标出了墙上和地面上的某些地方,要少用白汤,甚至以土砖代替青砖?

        难道赵文华还嫌这工程赚得不够多,还联手我的营造队长一同偷工减料,他们也不怕被查出来?

        好你个赵文华,你胆敢干这种事儿,居然还敢不借给老子钱,我看你这次还敢不敢不记得老子!

        然后谈新仁又写了一封信,信中委婉地告诉赵文华:大人,营造队长的草图在我手里。

        偷工减料这事儿要是说出来,我已经是死猪了,大人你怕不怕开水烫?

        我想借一万两银子东山再起,不知可否?

        谈新仁也不是蠢货,他提前把家人都送走了,自己也躲了起来,等着看赵文华的反应。

        其实偷工减料这事儿,做工程的免不了。只是用在皇宫工程上,确实有些过分了,如果捅出去,对赵文华肯定是很不利的,搞不好会降级。

        当然赵文华可以推到已经死了的营造队长身上,反正让死鬼背锅,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但谈新仁觉得,以赵文华的性格,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惹麻烦就尽量不惹麻烦。

        自己漫天要价借一万两,赵文华估计会落地还钱。谈新仁其实期望值不高,最后能以一千两成交,自己就心满意足。

        结果他等来的不是赵文华的一千两,甚至都不是他最坏打算中的朝廷捕快,而是在夜色中潜入的忍者,在发现祖宅中无人后,一把火将整个宅院烧成了白地……

        谈新仁就在附近的破庙顶上,呆呆的看着这一幕,他打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为了这点事杀人灭口。

        但他只知道一件事儿,自己和家人从今天开始,要逃亡了。

        因为这不是赵文华的手笔,这是严世藩的,当年绑架张云清时,他曾经见识过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