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丧家之犬(2 / 2)

  “本官一定要请旨,严查贪官污吏,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今天谁拦我也不好使,我与贪腐不共戴天!”

  所以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场反腐风暴就是徐阶掀起来的!好一个铁骨铮铮,两袖清风的徐阶!

  徐大人英明!徐附议不得好死!以上两种呼声代表了不同阵营的人最直接的想法。

  英明到不得好死的徐阶徐附议,此时在自己的府邸里,脸色黑得像包青天,一杯接一杯地喝酒。

  徐璠看着父亲,也不敢说话。自己本想帮老爹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来个上阵父子兵,想不到被萧风直接打趴下半个户口本。

  管家提心吊胆地进来禀报:“老爷,户部郎中谈同,和刑部郎中柳台,联名拜见老爷。”

  徐阶停下酒杯,冷冷地说道:“他二人有事不在朝堂上说,跑到老夫的私宅来做什么?不见!”

  管家转身要走,徐阶忽然道:“慢着,让他们俩绕一圈,从角门绕进来,不要让别人看见!”

  管家转身离去,徐璠小声道:“父亲,这两人风评不佳,都是之前严党的骨干,如今已如丧家之犬。

  他们都是从左侍郎黜落到郎中的,父亲见此二人,会不会对父亲有所影响啊。”

  徐阶看了儿子一眼:“当然有影响,否则我怎么会把他们从正门赶走,从角门偷偷进来呢。

  你说得对,他们如今是丧家之犬。而且海瑞现在查贪腐查得那么近,只怕过几天连丧家之犬都当不了了。

  他们来找老夫,就是想要新找个靠山,能躲过这一大劫。”

  徐璠皱皱眉:“既然如此,严党倒了也有些日子了,为了他们之前不来呢?这般临急抱佛脚,亏他们想得出来。”

  徐阶摇摇头:“璠儿,不要小看了这些人。他们可也都是当到过左侍郎的,那可是堂堂三品大员,离尚书只有一步之遥啊!

  他们不是傻子。之前他们来找为父,为父是不会见他们的。何况那时没有清查贪腐这一出,他们更希望人们把他们忘记,徐徐再图。

  可如今海瑞查得这么紧,我们父子又刚好和萧风大战了一场,他们的鼻子很灵,这个时机选得很好。”

  徐璠默然片刻:“父亲可是要帮他们吗?父亲,咱们徐家在这方面也并非完全清白,只怕会惹火烧身啊。”

  徐阶冷笑道:“帮与不帮,那要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条件来换。若是很有用处,也不是不行。

  若是想靠金银之类的,我徐家又不是穷得吃不上饭了,看得上吗?主动权在我手里,听听无妨!”

  说话间,谈同和柳台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徐阶之前当徐附议,这两人也都是朝堂常客,彼此是十分熟悉的。

  但两人先后被降级成郎中后,就失去了上朝的资格,徐阶升为首辅,自然也难得有空到各部去转悠了。因此确实是很久没见面了。

  此时一见面,徐阶也吓了一跳,这二位的变化也太大了吧。

  谈同还好一点,只是看起来十分萎靡不振,惶惶然如惊弓之鸟,连徐璠放下酒壶的声音都吓得一激灵。

  柳台的精神状态恰恰相反,一对眼睛亢奋地睁大,像两个小鸡蛋一样,喘着粗气,架着膀子,就像随时准备战斗的疯狗。

  徐阶微笑让座,然后让儿子回避,命仆人倒茶,之后才端起茶碗,缓缓开口。

  “二位老兄深夜来访,有何贵干啊?”

  谈同欲言又止,捅了捅柳台,柳台四下看了一遍,把身子往前凑了凑,刚要开口,停住了,又往四下看了一遍。

  徐阶暗暗皱眉,他感觉柳台的精神状态确实不大对头,当时还没有精神病这个说法,统一称为痰迷心窍,颇有点前兆表现。

  柳台再三的确认四周无人后,才压低嗓子,声音里带着一种莫名的兴奋。

  “首辅大人,我们两个是来投靠大人的,希望能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徐阶心中冷笑,想给我效劳的人多了,你们算老几。但他城府极深,依旧微笑以对。

  “言重了,言重了,柳大人这话,老夫可不敢当啊。咱们都是为朝廷效力的,万不可说这种话。”

  柳台急了,直愣愣地说:“大人你怕什么?我二人都是忠心为主之人。之前忠于严首辅,如今追随大人,自然会忠于你!”

  徐阶心里一颤,此人当真是有点不正常了啊,这种人就是冒烟的炮仗,没准啥时候就炸了,万不可纠缠不清。

  因此站起来作势伸了个懒腰:“夜深了,要没什么事,二位就请回吧。老夫明日还得早起上朝呢。”

  这话听起来客气,其实是十分隐晦的嘲讽了。老夫明日要上朝,你们两个连上朝都没资格的小小郎中,滚蛋吧,别在这儿扯淡了!

  柳台愣了,半天不说话,谈同还是很正常的,他赶紧拱手接过话茬来。

  “大人,柳兄这几日被廉政院的人吓得有些紧张,他没把话说清楚。

  柳兄近日无意中得知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关系到萧风、陆炳和入世观的那个老道,甚至还关系到万岁。

  有了这个秘密,大人可以逼迫很多人与大人结盟,也可以让萧风和很多人反目!”

  徐阶心中一动,看向柳台,柳台热切地连连点头,眼睛冒光。

  “我愿将此秘密献给大人,今后为大人马首是瞻。只求大人护我二人周全,让我二人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徐阶脑子里迅速地转了很多个圈,然后微微一笑,坐了下来。

  “寒夜客来茶当酒,虽然风雅,却未免太小气了,咱们都是凡尘俗人。来人,加菜,温酒!”

  第二天中午,萧风和嘉靖也在喝酒,是陶仲文炼的丹泡的药酒,异香扑鼻,喝了之后全身发热,十分舒服。

  嘉靖已经先喝了半壶,然后忽然觉得好东西要分享,就派人把萧风从家里叫来,一起喝。

  萧风也没敢问这丹药的配方,反正嘉靖的小身板都能扛得住,自己体内的邪火已经和俞大猷的内功融为一体,怎么着也不会有问题的。

  师兄弟两人喝得正高兴时,门口的小太监跑到门口,冲黄锦连连作揖。黄锦小跑过去,片刻之后跑回嘉靖身边。

  “万岁,辽东急报,辽西道发现大批罗刹人入境,与蒙古人和女真人爆发了大战。辽东总兵请旨,是否要出面调停?”

  嘉靖皱皱眉:“具体在什么位置?”

  黄锦道:“在辽西道外围,大明在那里并无驻军。这是建州女真传递来的消息,辽西地区的女真部落向建州求援了。”

  辽西道外围,也就是超出了大明实际管辖的范围了,是黑龙江最寒冷的地方,不但大明没有派兵实际管辖,俄国人同样没有常住人口。

  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为啥会忽然打起来了呢?萧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黄锦道:“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据建州女真传来的消息,说是今年俄罗斯和蒙古均有旱情,粮食匮乏。

  因此都组织渔猎队伍到辽西道外围的无人区渔猎。不料今年辽西道的女真部落也因粮食短缺,提前到了该处。

  三方人马本是宿敌,撞见之后自然刀兵相见。蒙古人和女真人结盟,共同对抗罗刹人。

  但据信使说,罗刹人火枪颇为犀利,骑兵也很高大凶悍,占了上风。”

  嘉靖看了萧风一眼:“师弟以为如何?”

  萧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站起身来:“今年大明有雨,又有地瓜补充,粮食尚算丰足,但其他地方粮食短缺。

  这正是大明的机会。此事,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师兄,我再去一趟关外,处置此事。”

  嘉靖连连摇头:“师弟,就算大明要参与,你也不能去。辽西道外,极度苦寒,且道路太远!”

  萧风笑了笑:“我不用去,自有人会去的。只是,大明这次出兵的好处,却是要我去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