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 玄德,我这样做,是对的吗?(2 / 2)

玄德 御炎 2001 字 2023-05-01

        “天佑我汉,祖宗显灵,贼首早早暴死,否则局势如何,真就不好说了啊。”

        一群人感叹了一阵,卢植又说话了。

        “惟今之计,只有……只有……先发制人!迅速调兵遣将,直扑各州郡,剿灭逆贼!”

        说这句话的时候,卢植的面色上闪过一丝犹豫和挣扎之色,似乎他现在所说的并不是他真正想说的。

        但是他还是说出来了。

        刘备知道缘由。

        因为卢植自己的计策根本就不是什么先发制人抢先出兵,他最开始提出的计策是密令各地郡府派人捉拿各地太平道魁首,擒贼先擒王,不管能成功多少,先搞一波。

        这样一来,起码能一波流废掉太平道地方布局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再动兵解决,如此,方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掉黄巾之乱。

        但是古文学派内部会议的时候,这个建议被否决掉了。

        大家都知道这个建议是个好建议,这样做的确很对,但是这个建议还是被否决掉了。

        原因很简单。

        这个计策杨赐已经提出来了,杨赐早就上表让朝廷小心太平道,他比谁都更早的注意到了太平道的威胁,所以杨赐和他的杨氏家族在这个局面上其实是站在不败之地的。

        今文学派内部的确有人和太平道关系匪浅,甚至也有加入太平道的,但是数量较之古文学派,那是少得多了。

        从卢植的专业角度去看,杨赐的建议也是很正确的,照这样去做,成果会很大。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这个计策是杨赐提出来的,杨赐,是古文学派共同的死敌。

        我们怎么能用敌人提出来的计策去办事呢?

        哪怕这个计策真的很好用,哪怕这个计策真的很有意义,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解决掉黄巾之乱,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我们也绝对不能用!

        因为那是我们的死敌提出来的计策,凡是他提出来的,我们都要反对,还要和他唱反调!

        郑玄对这种说法是不开心的,但是他对当前的局势颇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于是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卢植一个人的坚持抵不过大家的意见,包括袁隗和荀爽在内,都力劝卢植不能用杨赐的方法让杨赐立功,明晃晃的资敌行为绝不能做。

        否则,卢植在古文学派内部还如何立足啊?

        卢植很痛苦,很迷茫,并且把自己的痛苦和迷茫对刘备说了,做老师的居然在这个问题上还要向自己的弟子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刘备又能给他什么解答呢?

        这是一个只有唯一正确选项的问题,不能有其他的答案,否则,卢植会在古文学派内失去大家的信任,会被斥责,会被排挤,会被孤立。

        个人的荣耀,家族的未来,还有弟子的未来,都会丧失。

        山一般沉重的东西压在了卢植的肩膀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所以卢植没有勇气做出其他的决定。

        进入皇宫之前,卢植最后一次询问刘备。

        “玄德,我这样做,是对的吗?”

        刘备给他的回答一样很明确。

        “对于古文经学派来说,毫无疑问是对的。”

        ——————————

        PS:因为早上出房门用左手握的门把手,所以加更一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