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七 刘备的身上闪烁着先贤的光芒(2 / 2)

玄德 御炎 1911 字 8个月前

        另外,还有庶务部内经过努力工作而得到认可的于邈、杜哲两人,也因为刘备之前的许诺,成为了刘备的弟子。

        总而言之,这一波,刘备大大小小收下了二十二个弟子,这是他的第一批弟子。

        除开弟子之外,门生那就多了去了,庶务部里面就有二十多个人被他直接收作门生,更别说后续得以进入州学里参加学习的,那都是他的刘氏门生。

        弟子是稀缺资源,门生不是,门生讲究一个广泛撒网,重点捕捞,只有确实优秀的才能取到接近弟子的身份,甚至最后被接纳为弟子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好处多多,只要拿下了刘氏门生的身份,多少是一层保障。

        于是很短的时间内,预定的明年二月初一的开学之日之前,凉州各郡便陆陆续续不断有人前来打听消息,然后做好登记,并且分批接受最开始的读写技能测试一般的考试。

        考试的方式很简单,当着考官的面读一段文字,然后写一段文字,读的通顺,写的没什么错别字,就算通过,就能进入凉州州学,成为刘氏门生。

        因为准入门槛不高,所以来参加的基本上都能通过,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一些连读写型选手都不算的。

        那就是特别的小门小户,城市里稍微有点积蓄的经营简单商业的小市民之类家庭出身的子弟,他们认字不全,只不过是想来碰碰运气,结果撞上了无法通过的拦路虎。

        正沮丧的时候,刘备忽然又宣布,无法通过考试的,可以选择进入州学附属的预备学堂,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免费识文断字读写教育。

        同时,学府内有宿舍,有食堂,吃住不用花钱,学习三个月之后可以再进行考试,通过考试之后,还是可以进入凉州州学,成为刘氏门生。

        这一办学政策颁布之后,这一部分人群那就等于是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对刘备那个感激啊。

        倒也不是没人对刘备的这一政策提出反对,觉得这没什么必要,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支出。

        不过刘备完全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还宣布了之后要通过州学预备学校和集体农庄搞对接,招揽聪慧的农家子弟进入州学进一步教育的计划。

        他的理由很充分。

        这些时日,因为很多人不识字的关系,官府政令推广非常不畅,一段时间下来,官府总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给民众宣讲政策,这个宣讲成本非常高,干扰了政策的推动。

        如果所有人都能识字,都能读写,那么只需要官府往门口竖一个牌子,把政令写下来,民众自然会去阅读,会去了解,不需要官府花费大心思大精力去给他们一而再再二三的宣讲。

        而且孔老夫子说了,有教无类。

        “以我现在的身份,正是要对全凉州施以教化的时候,不对他们施以教化,则对不起我接下的这份传承,农户也是凉州户籍,也在为州府缴纳赋税,他们也有接受教化的资格和必要,吾辈读书人,正是要继承先贤志向的时候,怎么能因为一些困难就放弃了不做呢?”

        理由充分,政治正确,连财政方面的问题都搞定了。

        凉州州府手握盐铁之利,鼓励生育都能搞的起,没道理搞不起州学预备学校。

        又能选拔人才,又能降低行政成本,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好事吗?

        刘备的身上闪烁着先贤的光芒。

        面对这巍巍光芒,没人能够反驳刘备,这个计划就这样被推动下去了。

        ——————————

        PS:可恶,抽武器居然给我歪了一个天空之刃!我都有了一把了还给我来?mhy你不是人!我很生气,怒而加更一章!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