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三 改革进入深水区(2 / 2)

玄德 御炎 1694 字 6个月前

        没办法,士人豪强的子弟都没了,一扫而空了,凉州州学只有一个生源了。

        也就是说建安四年那一批毕业出来、被刘备安排到各

        地担任集体农庄代表和县府基层小吏的凉州州学毕业生们,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家子弟,出身和之前的那几批学生完全不同。

        而未来建安五年毕业的那一批学生再出来,就没有士人豪强子弟的出身了,全是集体农庄出身的农家子弟。

        对于这个事情,在凉州内部没什么波澜,因为现实问题就是如果没有农家子弟入学,教学设施完善的凉州州学就没有生源了。

        而且以刘备这个阀阅之主的身份,他想招收谁当学生,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轮不到其他人指手画脚,他有这个资格和权利,所以外部也没什么干涉的声音。

        刘备对凉州的掌控是干脆彻底的,他人习惯性的不对凉州发表什么意见,哪怕刘备已经公开辞去了凉州牧的职位。

        凉州州学对农家子弟的教育可以算是划时代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此之前,农家子弟几乎不存在接受教育的可能,只有凉州州学切实的做到了,还给了餐饮补贴与生活补贴。

        算是花钱请人来上学了。

        有人质疑,但是被刘备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孔老夫子的教育理念给怼了回去,然后坚持招生办学。

        懂不懂什么叫阀阅之主啊?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在我的学校里,我做主!

        另外,在集体农庄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如三辅的一些地区,他也是按照凉州模式来的。

        最开始几年发展期过去之后,集体农庄模式下的地方的粮食生产开始进入爆发期。

        在较为合理的分配模式与较为宽松的税收环境下,家家户户开始有了存粮,开始有了给子弟以教育的需求与可能。

        这个时候,集体农庄就会召开大会,大家一起商议,一起把家里面的至少一个年幼的孩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送到州学里去读书。

        读书习字之后,就是文化人,就是读书人,未来还有很好的前途,要是做了官,岂不是光宗耀祖?

        这个时候,刘备再以贩盐得来的钱继续给予补贴,然后让三辅地区的一些农庄也送自家孩子到凉州的预备学校里学习,扩大招生范围,继续培养自己的班底。

        这些在政治上除了刘备没有其他依靠的学生们,在进入官场之后,也将成为刘备最坚实的支持者,他们的存在与数量上的庞大将使得刘备充分具备与天下阀阅名门掰腕子的实力。

        眼下来说,已经有成百上千的农家子弟开始步入政治领域,开始在最基层为刘备夯实政治基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家子弟在人数上的优势将逐渐展露出来。

        今文学派还在的时候,袁隗和何进等反动势力还在的时候,庞大的蓄奴群体还在的时候,刘备对古文学派和宦官集团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他自己的根基和力量不足以击溃一切。

        但是眼下,今文学派已经被清算了,袁隗和何进为首的一群反动派也被清算完毕了,甚至于庞大的蓄奴群体都因为上下分裂而被刘备狠狠砍了一刀。

        于是他曾经的重要盟友们的重要性已经直线下降了。

        而且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古文学派和宦官集团对刘备的作用和意义也将从正面居多转为负面居多,这是时代发展所致,并非人力所能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