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三年期满,调令来(2 / 2)

    百姓这一年也得到了大丰收,每家的粮仓都堆的老高,再也不怕饿肚子,还能卖了钱给家里人做一身新衣服。

    真正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

    整个冀北城,因为高产玉米的种植,这里很少有人再饿肚子,百姓们都很感激把这种粮食,带入这里的威县女县令。

    相传她智勇双全,不仅给无粮可食的冀北军,及时送去大量粮食,还出谋划策战胜蛮人大军。

    安初夏整个人被冀北的百姓,传成菩萨派下来拯救他们的神官。

    威县后衙安初夏站着院子里,看着进进出出的安瑾辰,指挥着家里人打包东西。

    她们即将要离开这个居住三年的地方,老皇帝的一封调令文书下来,她就得麻溜的滚到江洲府去做同知。

    准确的来说她升官了,而且升的还挺快,从正七品县官,升到正五品府官。

    原本安初夏还挺高兴,毕竟是升官了,可是接到老皇帝的密令后,安初夏就想去京城问问老皇帝,他看上自己哪点像有通天的本事了,她改还不行吗?

    让她去搜集那些东西,要是走漏一丝风声,让人知道了,自己还能活命。

    这老皇帝不把她坑死,是心里不痛快还是咋的,安初夏抬头四十五度角看天。

    安初夏也没跟老皇帝客气,她直接让带密信的人上报,王立斌出身同进士,做主簿本来就是大材小用。

    而且他对威县的事务比较了解,如果来了一个新县令,再把刚刚脱贫的威县带偏了。

    说了种种原因,终于在她走前下达了,王师兄升职县令的文书。

    “师妹,谢谢你!”

    安初夏转过头微笑的看着,不知道什么走进来的王立斌,“你我是兄妹,何必如此客气。

    再说以师兄的能力,做威县这个县令绰绰有余,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师妹也不会上报推荐与你。”

    王立斌也笑了,他不是为了能做威县这个县令,是因自己能力得到师妹的认可,而由衷的高兴。

    临走前安初夏被请去给杜冷霜和许良策做证婚人,威县衙门里的官吏和衙役也都去了。

    喝的有些醉的朱铁花紧紧拉着安初夏的手,说她为什么要走,卫云城也走过来,看着自己敬佩的安初夏,脸色通红一看就没少喝。

    “如果我辞了捕头之职,想跟着大人做事,大人愿意收留属下吗?”

    安初夏垂下眼帘思考了一下,然后抬起眼眸沉静的说道:“你明天酒醒后,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微醉的卫云城一愣,然后高兴的扬起唇角退出了人群。

    柯伊扶着自己妻子,感激的看着安初夏,要不是这位他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上威县衙门里的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