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苍天薄我(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705 字 4个月前

  “大冢宰死讯虽然暂可秘不宣扬,但眼下情势更加危困也是事实。中山公等难当大任,大司马不出,诸军将士又应仰谁?”

  一名督将宇文盛见赵贵和独孤信都是沉默不语,于是便直接开口说道。

  闻听此言后,其他几名同行督将也都连连点头应是,表示愿意奉从独孤信入城,自宇文护手中接掌城中军务。

  独孤信看到几人一脸急切和激动,心内也不由得暗叹一声,他自知这些人之所以如此踊跃,也并非是因为他真的众望所归,而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太原王。

  为了稳定住军心,大冢宰遣使去召请太原王率兵前来增援的消息在几日前也已经宣告出去,虽然这样以来或许会给援军进军增加一些麻烦和困扰,但也总算是让困守在九曲城的诸军将士们心怀希望起来。

  之前中外府与台府之间所爆发出的冲突与矛盾也并非秘密,一旦太原王到来,虽然会令局面转危为安,但也必然会令原本中外府的人事秩序发生改变。

  这些人想要在太原王到来之前有所表现,所以才这么积极的想要拥护独孤信从宇文护手中夺取军权。可问题是,他们需要表现,独孤信不需要啊!

  眼下师旅困顿于九曲城中,只要李泰来到这里,形势的转机与主动权便都在李泰那里,独孤信也根本就不需要再做什么冒险的举动,就能够获得一个超然的地位。

  可若是趁着大冢宰新丧便挑事夺权,且不说道义上的理亏,即便是夺取了九曲城的军权,对于独孤信而言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根本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犯险!

  “当下大敌当前、尤忌内乱,中山公或是才力有逊,但也毕竟是大冢宰安排主事。当下情势,一味的盲动不如求稳。如若再有什么纷乱为敌所趁,那可就要悔之晚矣了!”

  独孤信也并没有因为众人的推崇而盲目自信,就算是夺权顺利,他也没有什么妙计退敌,可如果谋事不够顺利,那局面可能当时就要崩溃。

  听到独孤信这么说,几名将领神情当时也都变得有些不自然。独孤信这里一退缩,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在太原王到来之前有所表现,关键情况如果泄露出去之后,还有可能遭受到宇文护的报复打压。

  “大司马以大局为重,的确是思虑周全,当下九曲城局面一躁不如一静。中山公虽然不才,但只要固守城池等到太原王援军抵达,事情自有转机。”

  赵贵也点头附和独孤信的话,但旋即便又说道:“当下真正可虑者,反而是关中情势。前者出征,国中大将尽出,一旦发生什么人情骚乱,留守者恐怕不能从速定乱。

  宜阳此间固守而已,群众俱留于此也无补于事,不如轻骑速归关中,稳定关中群情,使我后路无忧!而且太原王久不归朝,国中人事难免会有生疏,如若大司马先行归朝以作引导,也能让生疏人事尽快融洽起来!”

  独孤信听到这话后顿时也是眸光大亮,的确如今关中只有柱国侯莫陈崇以及宇文泰强行提拔起来的两个儿子掌控局面,一旦这些变故消息传回关中,单凭这些人是很难稳定住局面的。

  他留在宜阳这里意义不大,可如果先行返回关中的话,那重要性可就凸显出来了!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于李泰来说都有着颇为积极的意义,而且还可以避免这些督将们在这里打着他的名头胡乱搞事。

  一念及此,独孤信顿时心意大动。而几名督将在听到赵贵提出这一个方案之后,也都心动不已,脸上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眼下前线形势疾困有加,就算太原王到来,能不能够立即扭转局面也未可知,如果他们能够先拱从独孤信返回关中,既能远离前线的危险,也能在接下来的人事秩序调整的过程中提前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