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何不做一次班定远(1 / 2)

岳州,古称巴陵,后世叫做岳阳,自春秋时期以来,就是楚地重镇。

    提到岳阳城,就不得不提岳阳楼,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句‘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出现后。

    岳阳楼因岳阳楼记,更是天下知名,一跃成为了湖湘楚地的文化招牌。

    在此之后,岳阳楼多次被焚毁,又多次被重修,甚至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招牌。

    而此时担任岳州刺史、岳州水军义胜都指挥使的王赟,正在等待着客人。

    这客人不是别人,乃是早已派人投书给他,今日就要到来的原马楚天策都衙内兵马使张少敌。

    王赟确实在待价而沽,因为岳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义胜都上下的兵将们,也期望着王赟能利用这个优势,把他们卖个好价钱。

    而且王赟并不把他们未来局限在中原周国一家,不然他就不会放高保勖等离开了,因为高保勖等到鄂州,是要先经过岳州的。

    这也是何敬洙急着上奏李璟的原因,王赟这种表态,让何敬洙觉得很有可能招降这个马楚的方面之将,随后再通过高保勖等人的助力拿下江陵。

    经过不断的上书劝说,李璟也终于同意招揽王赟,并且开出了升岳州为节镇,称岳州义胜镇节度使。

    任命王赟为龙骧卫上将军、岳州义胜军节度使,封许国公,并赐锦缎一千匹、金玉蹀躞带十条、袍服十套、银铤五百枚的超规格封赏。

    南唐朝廷还准备在岳州增添一支两千人的禁军,归属王赟统帅,军饷却由南唐朝廷负担。

    除了给王赟的,李璟还发内帑绢帛价值八万贯,用来赏赐义胜都全体兵卒。

    这个条件一开,王赟顿时喜上眉梢,如在九天之上飘荡,若不是还想着等等看中原绍明天子的价码,王赟立刻就想答应了。

    不过他最后与麾下牙将们商量了一下,现在天下大势,中原周国看着行情比唐国还好得多,连唐主都不得不臣服绍明天子。

    这抱大腿,当然要抱最粗的那根,王赟决定了,只要绍明天子的赏赐能有唐主的七成,也能给个藩镇之位,允许他永镇岳州,那他肯定还是要选择中原朝廷嘀。

    王赟在岳阳楼上苦苦等待,张少敌和杨继业并十余精锐兵卒,已经潜入了岳州城。

    锦衣亲卫早就设计将高保勖引向鄂州,就是为了让捏住南唐的把柄,吓唬南唐不敢派水军逆水而上,自然对于沿途的岳州,也要进行渗透。

    能隔着千山万水把手伸进岳州,倒不全是锦衣亲卫神通广大,也不全是张烈成、张烈明、李孝节三人能力突出。

    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张鉊将锦衣亲卫和河西商会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整合。

    自从握着香料、冰糖、白糖、棉花四样硬通货后,河西商会就名声鹊起了。

    因为天下间不管谁,只要想过点好日子的,就不能缺少这四样。

    要是吃肉没有香叶、肉蔻、大茴香等香料,制饮子没有河西的冰糖、白糖,冬日没有棉袄穿,没有棉被盖,你还是算是大户人家?

    但这些东西,基本又被河西商会给垄断了,大小的行商都在需要在河西商会登记,甚至很多走南闯北的行商,本身就是河西来的商人。

    同时,各地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制品等要通过丝绸之路来赚钱,也要求着河西商会才行。

    因此锦衣亲卫依靠这条线,利用手中能低价批发一部分河西紧俏商品,以及帮助各国行商在河西快速通关的权力,发展坐探和密探,那是易如反掌。

    而且各国掌权者还不好防,你总不能把所有人的商人都一网打尽吧?那样的话,就乱套了。

    跟着杨继业的,有一个锦衣校尉,不过他不是来带着杨继业跟岳州城中锦衣卫暗探接洽的,因为锦衣卫的关键暗探,都是单线联系,认物不认人。

    这个锦衣卫身上揣着确定身份的信物,而杨继业才知道联系的方式和地点。

    三样缺一不可,只有三方到齐,岳州城的锦衣卫暗探,才会听杨继业的。

    岳州实际上并不像是一座长江边的要塞重镇了,或者说自江陵开始,沿江而下的这些重镇都有这样的问题。

    自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南方又少战事,沿江的两湖地区逐渐人口稠密,加上水运便利,很适合发展商品经济。

    导致江陵、岳州、鄂州(武昌)、江州(九江)等大城市的城外,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他们在这些要塞的城外搭建棚屋,甚至跟城内差不多的房屋聚居,比如岳州,很多地方连城墙都看不见了。

    而且为了出城方便和偷税,城外居民还在很多地方,都有挖了小地道,甚至堂而皇之的开了小门。

    杨继业他们走的,就是这样一道小门,而与杨继业接头的,也让他大开眼界,竟然不是他想象中的行商或者三教九流的城狐社鼠,而是岳州屯田使麾下的兵丁。

    领头的一个都头,堂而皇之的把他们领进了岳州屯田使的衙门,双方验证完跟着杨继业来的锦衣校尉身上的信物之后,真正的幕后大佬就出现了。

    马楚岳州屯田使许松之,已经被锦衣亲卫给拉下了水,张少敌见状,不由得在后面龇牙咧嘴的。

    按马楚国策,出于湖南多土蛮的情况,为了确保天策府能掌握各地,马楚在各州都设了屯田使

    屯田使负责招揽流民、州县健儿甚至罪犯,在各州膏腴之地屯田自守。

    可以说,除了马楚的禁军和各镇牙兵以外,屯田使和屯田兵是地方上最为重要的力量,是马楚天策府能掌握地方的关键。

    结果岳州这样大州的屯田使,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被拿下了。

    许松之还不认识张少敌,众人寒暄了几句之后,许松之就开始介绍岳州的情况。

    张少敌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在一旁静听,不一会他心里就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了。

    没什么特殊的原因,还是利益闹的。

    王环是马楚开国大王武穆王马殷的绝对心腹,镇守岳州二十年,六破吴唐,两破荆南,在岳州上下威望卓著,岳州水陆牙军势力更远比其他地方强。

    因此一开始,天策府派出的岳州屯田,就有点进行不下去,王环在的时候还好,他是个忠臣,也有威望,还能压制麾下兵将。

    等到了王赟时期,他没有父亲王环那样的威望,为了维持住王家在岳州的权势,就只能逐渐从掌控义胜都的都指挥使,变成了被义胜都牙兵牙将挟裹,成为了这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不断被他们推着,将原本属于朝廷的好处,都划拉到义胜都兵将手中。

    其中受害最深的,当然就是岳州的屯田使和屯田兵,他们辛勤开垦出来的田地,大多都被义胜都的牙兵牙将占据。

    不少屯田兵甚至还成为了义胜都将官的农奴,相应的许松之这个屯田使,混的还不如一个义胜都的十将,当然会被锦衣亲卫拉拢。

    张少敌感叹一声,这就是虎父犬子啊!

    开国武穆王马殷何其英雄,他七十岁生辰时,连远在北地的契丹都派使者来为其贺寿。

    到了马希范,不过短短十几年,马楚的天策府、六军制和屯田制,就完全败坏了。

    杨继业当然不可能跟张少敌一样感慨,十六岁的杨无敌,现在还不能理解张少敌这种四十几岁人的悲哀,他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这马楚义胜都的水军,已经将岳州一州六县的好处全部吃进肚子里面去了,眼见就是这岳州一霸,那么朝廷,到底还有没有招降他们的必要?

    这王赟在岳州一手遮天,比一般的节度使权力都大,已经跟独立一国没多大区别了,要招降他,不说给多少赏赐,至少是不能来削减他的权力吧。

    想到这些,杨继业就想起了如今义父绍明天子实行的政策,连阴正奇、马昭远、张昭就这样的人外放,都已经没有节度使那样的全权了,一个小小的王赟,值得这么放权?

    不过,他虽然想到了这些,但却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张少敌现在对于他来说,也是个未知的变数。

    义父天子信任归信任,那是在高层的,他杨继业是具体的执行者,可不能随便把张少敌这样才投靠的,引为无话不说的知己。

    “许都尉,鄂州方面送来了消息没有?”

    于是在听许松之讲了一会岳州的情况后,杨继业站起身来轻轻问道。

    “有!有!”许松之连声答着,然后从身上摸出一支毛笔,先让杨继业看清楚上面锦衣亲卫的标记,随后再当着他的面,折断了这根毛笔,以示他没有私自拆开过。

    杨继业从毛笔的笔筒中,抽出了一小截写满了蝇头小字的绢帛,随后皱着眉头翻译了起来。

    这玩意是用汉语拼音写的,杨继业不但要先把他拼出来,还要转换成跟此时发音大不一样的普通话。

    由于发音习惯的问题,这远比学此时的突厥话或者契丹话要难,哪怕是杨继业这样,只要跟在张鉊身边,都会突然被要求用普通话对话的人,都觉得有些晦涩难懂。

    大约过了两刻钟,杨继业才把完全翻译了出来,然后他退到内室,对着张少敌和跟着来的锦衣校尉说道。

    “麻烦大了,南唐主李璟不但赏赐下了接近十万贯的财货,还答应册封王赟为岳州义胜军节度使,封爵许国公。”

    “嘶!”张少敌人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满脸崇拜的说道:“看来上次圣人亲提大军,把南唐主给打破胆了啊!

    要知道王环、王赟父子,可是数败南唐军的,李璟肚量狭小,竟然肯出这样的赏赐,看来一定极度畏惧朝廷了。”

    杨继业脸上浮现出一股得意的神色,到底是少年人,又九岁的时候就跟在张鉊身边,被养在宫中长大的,听到有人吹捧张鉊,那比吹捧他都管用。

    不过到底是杨老令公,骄傲了那么小小的一会,就冷静了下来,他看着张少敌问道:“张公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把王赟招揽过来吗?”

    张少敌沉吟了片刻,随后摇了摇头,“朝廷给出的价码,远远不如南唐主给的,而且。”

    他看着杨继业淡淡一笑,“都虞侯觉得,朝廷还有必要招揽王赟吗?”

    “哈哈哈!”杨继业低笑了几声,“张公果然是父皇看中的天南大才,确实,这王赟和义胜都,已经没有招揽的必要了。

    但这是事,还需要圣人定夺,我等只需考虑眼目前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