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高原神之战(1 / 2)

松州城外,大堆的篝火被点燃,一头头的牦牛被膀大腰圆的屠夫一刀捅翻,然后就地烹饪了起来。

    腱子肉去掉血沫子后,放进大锅中炖煮得香飘四溢,强健的牛腿则是涂抹上了各种酱料后,开始小火慢烤。

    就连腥味很大的内脏也弄了几口大锅煮上,这是赏赐给最低等级牧奴的美食。

    至于裴远、李存惠等人,那自然是要用全牛宴,烤全羊等来招待的。

    这些天,连裴远都放下心来放飞自我,下面的兵将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夜夜做新郎,爽的好些人都开始乐不思蜀了。

    整个青塘高原上,被朗杰江措为首部族控制的松州、维州和扶州,全部人口也就三十几万。

    这三十几万人分布在跟成都平原差不多大的地方,流动性也远不如汉地,因此对于外来的基因,非常渴望。

    吐蕃人虽然不懂基因,但他们知道,要是自己部族成员反复成亲的话,部族很快就要成为傻子部落的。

    这点比起通古斯野人,还是要先进很多的。

    所以在此时,但凡从汉地上了青塘的行商,不一定是汉人,其他什么族裔都可以,基本都会得到这种待遇。

    当然对于有钱的汉人行商,他们肯定要更欢迎一些,有时候,妻女一起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无关风月,而是部族繁衍壮大乃至生存下去必然的选择。

    所以,那些各部妇人也没有汉地小娘那股羞耻感,反而很是放得开,她们没有把这当成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而是一种发自本能的欢愉。

    特别是那些已经成婚的妇人,她们要是怀上了,就会把诞下的这个孩子跟丈夫兄弟姐妹的孩子婚配,以迅速装大部落的丁口,并丰富基因库。

    至于养孩子的成本,呵呵!这可是十世纪的青塘高原,穷苦人家孩子生下来后,并不比野地里的野狗崽子金贵多少。

    当然,权贵人家还是没有这种习俗的,因为他们很容易的就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结亲,不需要这种原始的方法来丰富基因库。

    所以,裴远和李存惠在这方面的待遇差别就很大了。

    裴远身边先结家小娘,是个住在娘家的霜居夫人不说,那一夜温存后,裴远很喜欢这个妇人,但要再让这个妇人来陪,也就要按照当地的习俗,给盐茶糖,给帛布绸缎了。

    但是李存惠则完全不一样,因为他有一个无上天义子的身份,在六法宗叙事中,李存惠那也是无上天身边的加蓝下界,专门到尘世护卫无上天的。

    所以,他身边这个眨着忽闪忽闪大眼睛的漂亮小娘,是先结家的嫡女,还是未婚的,且予求予取乖巧的不得了,更不需要李存惠付出任何的财货。

    而且李存惠还没走,小娘的身价立刻就涨了起来。

    与先结家结亲的耸昌家表示,小娘要是怀孕,那原本两百头牦牛的聘礼,他们就给三百头,要是生下来的是男孩,还要再加三百头。

    可不要以为耸昌家的就傻,李存惠是什么人,是无上天的义子,是加蓝下界。

    他种下的种,那必然是有佛缘的,日后长大成人,通习经文以后,至少也能做一寺庙的寺主。

    自佛门于松赞干布时期在吐蕃大发展后,三百年几经周折发展下来,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政治叙事。

    那就是一个地方势力(大族)的统治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看他们家族所控制的寺庙之辐射范围。

    即这个牧民是在你家的寺庙中朝拜,那么这个牧民,就是你们家的治下之民。

    不管是现在被官方扶持的苯教,还是处于被压制状态的佛教,都认可这个规矩。

    历史上一百多年后形成的帕竹政教合一政权,就是这种形式的终极体现。

    所以,耸昌家看似吃了亏,但实际上是得了天大的好处,好多人都在夸耸昌家的族长有眼光,早早就定了亲,现在只用六百头牦牛,就能得到了一个寺主。

    其实别说在吐蕃,就是在汉地,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也要算得了好处。

    历史上福建、浙江一带的山区,专门有走捷径的男人献上妻子给富有和尚,然后给和尚养儿子以此得好处,一样并不罕见。

    裴远多聪明一个人,他迅速就从这种区别中,感受出来了不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果如李存惠说的那样,这些青塘高原上的吐蕃人,根本就不怕中原朝廷的讨伐。

    呃,不怕可能不太准确,应该是不觉得他们这地方,值得朝廷来讨伐一趟。

    而且历史上吐蕃人是唯一没有被大唐打趴下过的帝国,心里上也不怎么畏惧中原的王朝。

    只不过这朗杰江措虽然也是一地豪杰,但跟裴远这样的人比起来,心眼就太不够用了。

    两人吃到七八分醉,裴远就将朗杰江措的背后的盘算,基本都套了出来。

    裴远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六法宗为什么在安西、北庭并没有掀起多么大的风浪,但是在青塘高原上,却引领了一阵阵的惊涛骇浪。

    以至于朝廷没派一兵一卒,不但松、维、扶三州前来归附,连西海和大非川,这大朝昔年费尽心力都没拿下的地方都归附了,原因还是在于佛门。

    换源app】

    历史上青塘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因为他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

    当年,这两位的入藏,都不约而同的为吐蕃带来了佛教,甚至两人之间展开的争斗,都是因佛门而起。

    尺尊公主带来的是原汁原味的天竺佛法,而文成公主带来的,则是融合了汉地文化的佛教。

    自此时起,青塘高原上的佛法,就是个两不像,不对!应该叫做三不像。

    既不是天竺佛法,也不是中土佛法,跟吐蕃人自己的文化风俗更加不契合。

    就这么别扭着凑合过了一百多年,等到赞普赤祖德赞时期,赞普权威不断被地方贵族蚕食,赤祖德赞于是选择加重僧人和佛门权威,以求用宗教的这只手,来控制地方贵族的军政财等大权。

    不过最后事与愿违,赤祖德赞收没收回权力不知道,但他崇佛的策略,却把帝国的百姓给害惨了,最后本人也被信仰苯教的大臣,借着这股全国皆厌的气氛缢杀。

    赤祖德赞之后,被苯教推上台的朗达玛,开始了手段激烈的灭佛之路,中原周世宗灭佛跟朗达玛比起来,都要算是柔和的。

    虽然后来朗达玛被僧人刺杀,灭佛进程没有一直高压持续下去,但青塘高原上的佛教,却彻底衰落了。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黑暗时代,一直要到北宋初,青塘高原的佛门才开始复兴。

    但此时,张鉊的突然崛起,银轮法王和无上天的身份,立刻引起了整个青塘高原上佛门势力的注意。

    虽然六法宗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但青塘高原上的佛门都处于黑暗时代了,哪还管的了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