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花开见我,告一段落(4k)(2 / 2)

泰山崩灭、黄河改道,纵然可怖可叹,也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尚在天道的统御之下,只有同时涉及到天道与修行两者的奇异现象,方能令他这等道心极坚之人的念头骤然变易。

天地、阴阳的变化,都可以度量乃至于预测,唯有人内心的思想,无可测度。

以渺小无比的人心,上窥、包容浩瀚无穷的天道,这般因为修行之道才能出现的壮举,实是世间最能令人动容的事情。

逍遥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才在交手前后告知了一些关于“还虚”“炼虚”修行的要义,只过去了片刻工夫,赵青就以一种奇异无比的方式,跨过了自己耗费数十年时光的阶段,直抵“还虚”的尽头。

若非自己已然窥见了“合道”的境界,能隐约间感应到他人悟出的“道”,也无法发现她这奇迹般的修行进度。

有着如此可怕的天赋,就算赵青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赶上了自己在“炼虚”阶段的百年修行,也不能再度引起自己的震动了。

逍遥子心中感叹数声,也没有为此而生出妒忌之意,而是深切地体会了道的多变,并欣喜于赵青的飞快进步。

……

学着逍遥子之前的手法,以真气织成丝线,暂时缝补起在交手时毁去的衣袖,赵青向着乔峰、萧远山等人的方位行去,准备处理先前遗留下来的事项。

这个时候,乔峰已经解开了慕容家各人的穴道,并决定放他们离开。

受到智光大师有关“契丹汉人,一视同仁”思想的感化,这些对当年事件不知情的慕容家成员,已不再能引发他的报仇之意。

而对于萧远山来说,三十年来一直深陷仇恨之下,今日大仇得报,他的心灵仿佛得到了解放,回归了昔年良善的本性,并不想赶尽杀绝。

除了胆气丧失的慕容复以外,姑苏慕容的四大家臣,以及阿朱、阿碧,都面色悲伤地前去收敛慕容博被撕成两半、被雨水淋了半晌的尸体。

而见到赵青向这边行来,包不同不由得吓了一跳,再次回忆起了当初的折磨,但心中对慕容家的责任感,让他果断地身形一晃,挡在了慕容复的身前。

根据一个月前杏子林中赵青的说法,她将会前来解开慕容复被封锁的内力。然而,乔峰之所以饶了慕容复一命,也正是因为他不想对毫无内力的人下手。

显然,在包不同等人眼中,这个时候,让赵青为慕容复解开内力,便是大大增加了他被萧氏父子伤害的风险。

“仙长,小子这些日子以来,常常感到自己在武功消失后,才更加地体会到了普通人生活的美好……”

“过往二十多年来,小子沉迷于修习武学,只想着在江湖中扬名,实则偏离了‘淡泊名利’的人生至理……”

慕容复为避免武功恢复,遭遇危险,立即绞尽脑汁,编出了种种不愿意的借口,表达了自己更喜欢平凡生活的意思。

接连遭遇多桩重大的挫折,明白在自己鲜卑族身份被暴露的情况下,复国的可能几近于无,再加上受到了赵青的精神暗示,原本颇为自傲的慕容复,心性陡然大变,让许多过去被压抑住的本性,返回来占据了主导地位。

感应着对方情绪乃至于性格的急剧转变,赵青若有所思,对于“假我”“真我”的理解,又自然而然地深刻了几分。

“确定不要恢复内力吗?”她似笑非笑地望着这个神情慌张、故作镇定的“南慕容”,悠然开口道。

“不要了!不要了!”无意间瞥见乔峰向这边望来的目光,慕容复心中一寒,生怕对方害了自己,连忙加上了一些额外的条件,环顾周围的几人道:

“这几人是我姑苏慕容氏的家臣,多年前曾向家父立誓,决意一生尽心竭力,辅佐我兴复大燕、光大慕容氏之名。”

“今日,为表明小子无意重修武功、不再进行复国的决心,这四名忠心耿耿的家臣,我即刻便将他们驱逐出去。”

说到这里,他转头向着刚收拾好了慕容博尸体的邓百川望去,想让他带头暂时离开,日后再行回归,以避过这一次的劫难。

“不必了,慕容家的信誉,早就被你们过往的言行败坏了,犯不着如此装模作样。”

赵青摇了摇头,瞥见慕容复青白交加的脸色,在他惊颤的目光之下,朝另一个方向淡淡开口:“阿朱,阿碧!你们可愿意脱离慕容家,如同先前苏星河所说的一般,加入到逍遥派来?”

还没有等到阿朱、阿碧回复,慕容复连忙开口应下,强行让她们两人退出了姑苏慕容。

见到慕容复如此识相,赵青也就如了他的愿,随手替他加固了一下之前的内力封锁,使得其终生无法解开。

至于阿朱、阿碧,她们两人被束缚在这个性情大变的慕容复身边,实在不是件好事。不如早先离开,去寻找属于她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也不知道,在当前的情况下,阿朱跟乔峰,还会不会处在一块呢?

……

又跟乔峰、萧远山交流了一会,得知他们在报得大仇之后,决定先去雁门关外进行祭拜,回来之后,再考虑别的事情。

为回报乔三槐夫妇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根据乔峰的说法,他决定在身处少室山一带的时候,使用“乔峰”的名字,而在其他地方,则改回他真正的姓名“萧峰”。

像是想到了些什么,赵青身形一晃,来到了十几个围绕着玄慈尸体,念诵超度经文的老僧面前,淡淡开口道:

“玄慈死后,你们少林寺下一任的方丈,准备选谁呢?要我来说,乔峰的师父玄苦大师佛性深厚,虽名号‘玄苦’,却首先勘破了‘人生八苦’……”

听到眼前这位表现几近仙神的绝世高手提出建议,这些平日里受人敬畏的玄字辈僧人满脸苦色,互相对视了好几眼,方才有一名老僧玄渡走上前,开口回道:

“这位施主,这件事情,尚容我们商议一二……”

……

就这样,今日少林寺的这场大会,就如此告一段落,江湖暂时回归了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