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话:读书苗子(2 / 2)

    偏偏方玉兴非得要他拉讨论学问,这可真是硬着头皮也要扛着。

    “你十二?那还比我小一岁啊!没看出来,你这么厉害!”方玉兴抬手越过小几就拍了徐达骏一下。

    徐达骏忙道:“哪里哪里,我就只是读过而已,并不精通。”知道了吧?可千万别找他讨教了。

    方玉兴只当他是自谦,并不认同,但读书人谦虚是好事,他笑道:“这也很厉害了,现下你们在宜阳府落了户,或许你可以来同我一起读书?教我们的先生学识渊博,待人以宽,是极好的先生呢!”

    读书?

    上辈子读了十九年书,他是看见书本都想吐了。

    这辈子可不想再读书了!

    再说了,就他们眼下这境况,哪有机会再上学堂啊,从前镇上一年的束脩就不少,这宜阳府城里,只怕更贵。

    徐达骏回以笑笑,几句话带过了,并不细谈这个事。

    而此时的正堂里,方徐氏也正和老徐头说起这事。

    “大哥,六郎这孩子学问好,聪明又上进,此前已经耽误了他一年,眼下大哥你们来了宜阳府,暂且算是安顿了,我觉着还是要继续送六郎去学堂读书才是,你来信不是说过嘛,他这脑子,可是天生的读书苗子呢!”

    方长绪也附和道:“要知道,读书这事可是一日都不好荒废的,多荒废一日,那耽误的可是六郎的一辈子,六郎聪明,大哥可得好好替六郎打算,别可惜了他这聪明劲。”

    方家本也是书香门第,族里的孩子几乎都读书,都要走科举这条路的。

    这大舅兄的小孙子读书好,不管将来如何,他也是乐见他好好读书的,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可惜了这么一个好苗子,那可真是遗憾。

    徐老头听着,自然明白他们说得没错,他何尝不这么觉得?

    这一年,因为收成不好,六郎没去学堂,他可是每日都在发愁这个事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他没望着六郎能有多出息,科举当官啥的,只想着能多读书多识字,哪怕只考过秀才或是童生,那将来也不用像他爷爷他爹他伯伯们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搁地里流汗。

    他们这一辈能把六郎送出个人样,那六郎他们的下一辈,靠着六郎,或许又能更好一点。

    这样一代又一代,或许有一天,终有一代,他们老徐家能彻底改了这泥腿子看天吃饭的苦日子换了门庭呢?

    这也是他心底里最大的愿景了。

    当年那老道,可是指着六郎开了金口的,就说六郎这孩子往后有大出息呢!

    那之后,他想了好久的,最后一咬牙,送了六郎去读书。

    没曾想,这孩子脑子是真聪明,那书本一摸,学得好着呢!连他们先生都夸他是读书的好苗子呢!

    这样的好苗子,耽搁一天不读书,那都是大遗憾。

    徐老头想着手里头的银子,左手摸了摸右手手指头,良久道:“那啥,我对这宜阳府的学堂也不熟,妹夫,这事还得麻烦你才是。”